香港特区政府于今日(2025年9月17日)正式发布《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其中教育政策调整备受关注。报告明确宣布:自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将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提升至50%!
同时,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也将由100%增至120%。
这一政策调整是在2024年已将限额从30%提升至40%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非本地生招生限制。
报告特别强调,政府每年提供的15000个资助学额将完全保留给本地学生,确保本地生入读资助课程的现状不受影响。对于内地学生而言,这一政策意味着赴港深造的录取机会将显著增加!
下面一起关注《2025施政报告》关于教育重点说了啥?了解:在去年的政策额下,港八大录了多少非本地生?以及不同阶段的内地生如何把握机会,抓住政策红利期?
放宽自资收生限制
• 明确维持每年 15,000 个资助学额给本地生,至于非本地生以自费方式留学香港的非资助学额会获准增加。
• 由 2026/27 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授课课程招收非本地生的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
• 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由100%增至120%。
• 继续与内地积极探讨进一步优化自资专上院校招收内地学生入读学位课程的安排。
• 放宽限制,允许非本地学生(持有学生签证╱进入许可者除外)报读兼读制副学位、学士学位或研究院研究课程,鼓励他们持续专业发展和进修。
与内地职专互认
继续与内地积极探讨落实香港和内地互认副学位程度学历,有助两地职专毕业生跨境求职或升xue。
直资学校可申请上调非本地生人数
教育局将以试点形式容许直资学校申请上调班级数目及每班学生人数,透过学生自资入读模式,加大录取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学生。
增加学生宿舍供应
透过宿舍发展基金资助大学继续增建宿位,预计共可提供超过14,300个学生宿位。
综合来看,这些政策不仅扩大了招生规模,更在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学历互认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优化创新。
对于内地学生而言,这意味着赴港留学的选择更加多样、途径更加便捷、机会更加丰富。特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院校,以及商科、工程、医学等热门专业的录取竞争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为内地学生赴港留学创造了前所wei有的黄金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