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抢着申的大学,中国学生却看不上?这5所真被低估了-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许慧卿>日志>英国人抢着申的大学,中国学生却看不上?这5所真被低估了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许慧卿

许慧卿

英国留学规划导师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天津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许慧卿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导航

    英国人抢着申的大学,中国学生却看不上?这5所真被低估了

    • 英国研究生
    • 院校介绍
    2025-09-16

    中国留学生和英国本土学生眼中,“好大学”的定义,从来就不一样。我们看重什么?排名、回国认可度、就业竞争力、QS榜单上的数字——越靠前越好,越“硬核”越香。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花百万留学,必须换一个能“卷赢别人”的文凭,回国能进大厂、能落户、能在亲戚面前挺直腰板。而英国本土学生呢?他们不靠QS找工作,也不用担心“海归贬值”。对他们来说,大学不是“就业跳板”,而是一段人生体验。他们更在意:校园氛围、学术传承、生活品质、专业实力、校友圈子,甚至图书馆有没有24小时咖啡机、健身房是不是免费、宿舍有没有独立卫浴。

    正因如此,有些大学在英国本土口碑爆棚、备受推崇,却在国内留学生圈中“无人问津”——不是学校不行,而是我们根本没看懂它们的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几所:英国人抢着申,中国人却爱答不理的“被低估名校”。

    先说卡迪夫大学。作为威尔士的首府高校,它在本地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于“苏格兰的爱丁堡”之于苏格兰人。学术稳健、政府拨款充足、就业率高、医疗和法律专业在全英名列前茅,尤其是医学院,科研实力常年排进。

    英国前十。但在中国留学生眼里,卡迪夫似乎“没存在感”。
    为什么?
    一,QS排名常年在150-200之间浮动,对依赖榜单选校的我们来说,直接“劝退”。
    二,学校不擅长“经营人设”。它不像其他罗素集团成员那样热衷打榜、营销,交大排名比QS高一截,说明学术指标其实不差,只是“不会包装”。
    三,治安问题被放大。卡迪夫市中心确实有区域被评为“高风险”,留学生被偷抢的新闻时有发生,这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
    四,强势专业不符合中国学生偏好。医学?99%的留学生申不了。传媒?传统媒体早已没落。新兴理工或AI方向又不是它的强项。
    但在威尔士本地人看来,卡迪夫就是“自己人的大学”——性价比高、师生比合理、校园生活丰富,毕业后在本地就业毫无压力。这种“低调的务实”,恰恰是我们最忽略的。

    再看圣安德鲁斯大学(St Andrews),一所让英国老钱家庭趋之若鹜的“贵族学府”。它常年排在英国本土排名前三,却在QS上不过百,国内申请者寥寥。为什么?因为它的生态位,和中国中产家庭的需求完全错开。我们想要“商科+就业+回国认可”,而圣安主打的是人文学科、小班教学、精英圈层。历史、哲学、古典学、国际关系——这些专业听起来“不好找工作”,却是英国上层家庭培养“决策者”而非“执行者”的首位考虑。这里的学生多来自私校和九大公学,校友网络强大到能影响政商走向。
    他们不是来“找工作”的,而是来“建立人脉、塑造世界观”的。就像有人调侃:“圣安毕业的学生,不是在当首相,就是在去当首相的路上。”而我们更关心:“这个专业回国能进四大吗?”“能落户上海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所以,哪怕知道它好,很多家庭也不愿让孩子去读——因为“既得利益”不够直接。但如果你不为就业,只为体验最纯正的英伦学术传统,圣安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还有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一所被严重低估的“体验型强校”。在国内,它常被当作“体育学院”或“村校”看待,排名不亮眼,地理位置偏,娱乐少。
    但你要是问一个英国学生:“全英体育设施最棒的大学是哪所?”十有八九会答:拉夫堡。它不仅是全英体育专业排名首位,更是欧洲运动科学研究中心。REF(科研评估)中,体育相关研究常年首位。校园有多大?大到有自己的高尔夫球场、多个标准足球场、橄榄球场、游泳馆、网球场、曲棍球馆……设备有多新?教学楼里随便一台电脑都是最新款Mac,图书馆24小时开放,健身房年费不到300镑,学生使用几乎“无限畅玩”。师资比也极为合理,小班教学,教授能叫出学生名字,需求能被及时回应。
    这种体验,在国内综合类大学几乎不可能实现。可对留学生来说,除非你真想学体育管理、物理治疗或康复科学,否则很难心动。商科不强,理工一般,传媒又非新兴方向——它的好,不在榜单上,而在生活里。

    其实,像杜伦、巴斯、埃克塞特这样的学校,也都属于同一类:在英国本土声誉卓著,校园古老、学风严谨、生活舒适;但在国内,却因排名不够高、回国认知度一般,被许多学生“战略性放弃”。我们总说英国人“装”,喜欢那些“有年头”的东西——老建筑、老传统、老圈子,维护成本高得离谱,却乐此不疲。但反过来,他们也看不懂我们:为什么非要去挤IC、曼大、UCL,哪怕课程水、班多人多、毕业压力大,也要“先申了再说”?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利益的可视化:排名高=好申工作=值回票价。

    两种价值观,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如果你想要的是“回国竞争力”,那冲G5、王曼爱华利,无可厚非。但如果你更看重学习体验、生活品质、专业深度和长期成长,那么卡迪夫、圣安、拉夫堡、杜伦……这些“被冷落的宝藏”,或许才是真正适合你的选择。有时候,不被追捧的学校,反而能给你最踏实的三年。毕竟,大学不只是文凭的产地,更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次可以慢下来、认真成长的地方。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许慧卿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许慧卿提问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