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4 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 —— 全球医疗健康领导企业赛诺菲(Sanofi)宣布以 11.5 亿美元收购生物医药公司 Vicebio。这笔交易的核心,是推进昆士兰大学自主研发的分子钳(Molecular Clamp)疫苗平台技术商业化,而这也成为迄今为止澳大利亚高校最大的一笔知识产权商业化成果转化,标志着昆士兰大学的科研实力在全球舞台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一、分子钳技术:呼吸道病毒防控的 “突破性武器”
昆士兰大学科学家团队研发的分子钳技术,从诞生之初就自带 “解决关键医疗难题” 的基因 —— 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加速新型疫苗的设计与开发,尤其在应对严重呼吸道病毒感染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突破性价值。
早在新冠疫 情早期,这项技术就已吸引全球目光。2020 年,全球流行病应对创新联盟(CEPI)专门委托昆士兰大学,基于分子钳技术研发 COVID-19 候选疫苗。凭借技术的高效性,项目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并成功进入临床一期试验阶段,为当时的全球疫 情防控注入了重要力量。
正如该技术核心研究者之一、昆士兰大学 Keith Chappell 教授所说:“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们始终以推动改变为目标。未来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我们将继续专注于疫 情防控的准备工作。” 如今,随着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它将不仅用于疫 情应急响应,更能助力多病原体疫苗的高效开发,为易感人群筑起抵御常见致严重呼吸道疾病病毒的 “防护盾”。
二、从校园到全球:昆士兰大学的 “创新孵化密码”
Vicebio 能从众多生物医药企业中脱颖而出,被赛诺菲高价收购,背后离不开昆士兰大学成熟的知识产权孵化机制。
时间回溯到 2018 年,欧洲生命科学投资基金 Medicxi 创立 Vicebio,其核心使命就是推进昆士兰大学分子钳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而昆士兰大学则通过旗下全资商业化公司 UniQuest,实现了这项专利技术的授权与股权合作 —— 作为 Vicebio 的股东之一,学校全程为技术转化提供资源支持,打通了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 的关键链路。
事实上,UniQuest 早已是昆士兰大学创新生态的 “核心引擎”。截至目前,它已帮助学校建立 130 余家初创企业,促成超过 86 亿澳元的产品销售额,还累计拿下 360 余项美国专利授权。此次分子钳技术的成功交易,正是这一成熟孵化体系的又一标杆成果。
三、三位 “UQ 人”:12 年磨一剑的科研坚守
一项改变全球医疗格局的技术,背后是科研者长达十余年的深耕。分子钳技术的发明者,是三位与昆士兰大学有着深厚渊源的科学家:
- Keith Chappell 教授:从本科到博士均就读于昆士兰大学,2011 年起回归母校任职,全程主导技术研发;
- Daniel Watterson:同样是昆士兰大学本硕博 “全满贯” 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成为技术研发核心成员;
- Paul Young 荣誉教授:本科毕业于昆士兰大学,后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91 年起在昆士兰大学执教,2024 年荣休前始终投身技术攻坚。
自 2012 年起,三人携手开启病毒蛋白稳定性研究,从最初的理论探索到后续的技术突破,历经 12 年打磨,终于让分子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世界。昆士兰大学校长 Deborah Terry AC 教授感慨道:“这一非凡成果印证了昆士兰大 学长达 12 年的研究历程,我向那群致力于研发分子钳疫苗平台技术的昆士兰大学科学家们致以崇高敬意。”
四、不止于 “交易”:以创新守护全球公共健康
这笔 11.5 亿美元的交易,远不止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进步。昆士兰大学在交易后明确表示,将继续与 CEPI(全球流行病应对创新联盟)合作,推进快速响应疫苗平台的建设,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疫 情做好防控准备 —— 这既是科研机构的社会责任,也是分子钳技术从 “商业化” 回归 “公益价值” 的核心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昆士兰大学首次为全球医疗作出贡献。该校还是全球第 一支宫颈癌疫苗 Gardasil® 的诞生地之一,在 UniQuest 的支持下,还孕育出 Spinifex Pharmaceuticals、Inflazome 等多个生物医药 “独角兽” 企业,持续以创新力量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进步。
从实验室里的技术探索,到 11.5 亿美元的全球交易;从三位科学家的 12 年坚守,到改写全球呼吸道病毒防控格局 —— 昆士兰大学的分子钳技术,不仅是澳大利亚高校科研实力的证明,更向世界展现了 “以科研促公益、以创新应未来” 的深层价值。未来,随着这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地应用,或许会有更多人因这份 “来自 UQ 的创新” 而获得更坚实的健康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