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里斯托大学完成预科课程期间,我选择了STEM方向。语言课程主要包括学术写作(Academic Writing)与文本回应(Text Response),专业课程则侧重于数学与统计学。
数学课程涵盖了基础代数运算、线性与联立线性方程求解,以及简单函数的微分与积分等内容。统计学课程则着重讲解概率论基础与数据集处理等入门知识。
这段预科经历对我后续本科学习帮助极大。以统计学为例,预科内容循序渐进,为我们这些刚接触该领域的学生奠定了扎实基础。语言课程方面,老师系统讲解了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包括结构与引用规范——这些内容在本科阶段往往默认掌握,而预科细致的教学和反复强调,让我在进入大一后语言方面几乎无障碍过渡。
从预科到本科:挑战与荣誉并存
预科结束后,我顺利升读至数学与统计专业。选择这个专业,源于我对“如何用数据验证真实”这一问题充满兴趣。此外,课程还涵盖Python和R-studio等实用工具的学习,为未来就业增加了更多竞争力。
大一学年共有六门必修课,每门都包含三种课堂形式:Lecture(讲座)、Problem Class(习题课)和Tutorial(辅导课)。Lecture由教授主讲核心内容;Problem Class由讲师带领解析本周重点与难题,属于集中答疑;Tutorial则更侧重个性化辅导,老师会协助解决作业问题、跟进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千万别小看Tutor,下学期他很可能就是你的正课老师!
坦白说,这个专业并不轻松。知识点既多又广,全英文教材中充斥大量专业术语与定义,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消化。但正因为充满挑战,才更显价值。布里斯托大学的数学学科排名全英前五,学术氛围浓厚,是一个值得投入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读了一年统计,我的发量……目前还撑得住!)
学习方法分享:规划与复盘是关键
在我看来,只要合理规划、分配时间,完全可以适应这边的学习节奏。以下是我个人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会在每周开始前列出每日任务清单,但不会安排过满,以免压力过大反而难以完成。同时,我会尽量在Tutorial前完成作业,这样就能带着问题去课堂,争取面对面答疑的机会,及时解决疑惑,形成“学习-提问-掌握”的良性循环。
其次,每周末我会抽出时间整理和复习当周所学。知识量大且容易混淆,定期梳理是保持记忆清晰的关键。总之,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时间表,明确每日目标,善用Tutorial,你也能平衡学习与生活!
惬意生活:布里斯托的日常片段
布里斯托是一座便利又舒适的城市。餐饮选择丰富,超市如Tesco、Waitrose、Poundland、Sainsbury等遍布各处,生活十分方便。这里还有不少早餐店与咖啡馆,适合在悠闲的午后约上朋友一起聊天、写作业。
我个人尤其喜欢坐在河边发呆,感受阳光穿过树叶间隙的斑驳温暖。偶尔还能听到海鸥在身旁鸣叫——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总结而言,无论是在预科还是本科阶段,布里斯托大学都带给了我丰富而深刻的成长体验。这里既锤炼了我的学术能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自在地生活。
改写说明:
-
结构重组与逻辑优化:将原文内容按主题和成长阶段梳理为分明板块,增强条理性和阅读流畅度。
-
语言精炼与表达提升:对重复、冗余语句进行删减和润色,采用更书面化、地道的中文表达,同时保留轻松幽默元素。
-
重点突出和情绪收束:强化关键学业和生活体验的描写,结尾部分增加总结性抒情,使整体情感升华、首尾呼应。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用途(如正式申请、社交媒体发布等)的改写需求,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