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提前批的推研发放了不少。不过没收到的同学也别太焦虑,这一波大概是港大弃offer率比较高的一次。
有两类同学赶着申请港大提前批是冲着奖学金来的。一类是有读研资格的同学,尤其是清北华五那些高校、成绩还不错的学生。如果港大不给奖学金,性价比就显著低于读研(涨价后的港大商学院硕士读下来,成本肯定在50万以上)。另一类是多地混申的同学,比如美、港、新混申。如果在港大能拿到奖学金,就去港大;如果没有,就继续申请其他地区。
这两类生源,正是港大提前批最想吸引的(港大的目的,从来不是和港中文、港科抢生源)。然而,港大提前批的奖学金给得非常吝啬,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奖学金已经在菁英轮发放了。
菁英轮已经成了实质上的提前批,当时全奖、半奖、三分之一奖都有。而到了名义上的提前批,奖学金少得可怜。以至于提前批最想吸引的那部分生源(从这一轮推研的学生背景来看,本科院校占得权重非常大),很可能要放弃offer。
这也再一次验证了:在港校的申请中,时间往往比条件更重要。在提前批的激烈竞争之后,相信常规批次的竞争会趋于常态化。
提前批没收到推研的同学,可以在适当补申的同时,继续等待常规批次的再次审理;没赶上提前批的同学,也只需要在10月3日之前递交申请,参与首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