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开学季,不少美高家长群又开始热闹起来。爬楼一看,十有八九都在讨论背景提升、竞赛规划、暑期项目、科研发表……仿佛慢一步,孩子就要“输在起跑线上”。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些,我都想说一句:放轻松。
别被那些五花八门的规划带偏了方向。咱得回归根本——成绩,永远是最重要的。
没有好成绩,再花哨的课外活动也是空中楼阁。招生官首先看的是什么?是你的GPA、课程难度、AP成绩、学校排名、SAT/ACT分数。这些“硬指标”不过关,文书写得再动人、活动列表再丰富,也很难脱颖而出。
我不是说背景提升不重要,而是说,它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成绩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没有这个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咱们理理顺序:
-
先把校内课程抓好,保持高GPA;
-
合理选择AP或荣誉课程,展现学习能力;
-
标化考试尽早准备、争取高分;
-
学有余力了,再去做那些真正热爱的、能体现领导力和深度的活动。
这才是踏实可靠的路径。
教育不是一场短暂的表演,而是一段长期的积累。孩子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能在学业中站稳脚跟,建立起信心和节奏——这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别焦虑,也别盲目跟风。
回归基础,抓好成绩,后面的一切,才有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