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全攻略:如何成功参与秋招?关键信息该怎么关注?-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张晓颖>日志>秋招全攻略:如何成功参与秋招?关键信息该怎么关注?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张晓颖

张晓颖

亚洲留学规划导师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天津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张晓颖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秋招全攻略:如何成功参与秋招?关键信息该怎么关注?

    • 研究生
    • 留学指南
    2025-09-02

    秋招全攻略:如何成功参与秋招?关键信息该怎么关注?

    秋招作为应届生进入企业的 “黄金通道”,节奏紧凑、竞争激烈,想要高效参与并抢占先机,需从 “明确流程” 和 “精准获取信息” 两方面系统准备。以下是分模块的详细攻略,帮你避开误区、少走弯路。

    一:如何成功参与秋招?分阶段拆解核心动作

    秋招通常从每年 7 月启动(部分企业 6 月开启提前批),11 月左右进入收尾阶段,整体可分为 “准备期、投递期、考核期、决策期” 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核心任务不同,需针对性推进。

    阶段 1:准备期(6-7 月,提前批启动前)—— 打牢基础,避免 “裸投”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 “让简历有内容、让能力有支撑”,避免等到企业开放网申才临时抱佛脚。
    • 简历打磨:匹配秋招需求
      1. 梳理核心经历:围绕 “实习、项目、校园经历” 三类核心素材,用 “STAR 法则”(情境 Situation、任务 Task、行动 Action、结果 Result)提炼亮点,比如 “通过 XX 方法完成 XX 项目,带来 XX 数据成果(如用户增长 20%、效率提升 30%)”。
      2. 针对性优化:不要用 “一份简历投所有岗位”,比如申请 “市场营销岗” 需突出活动策划、数据分析能力;申请 “技术岗” 需明确技能栈(如 Python/Java)、项目技术细节,可提前准备 2-3 版不同方向的简历模板。
    • 能力补位:瞄准岗位硬要求
      • 专业技能:若目标是互联网运营岗,可提前学习 Excel 数据透视表、基础 PS;若为金融行业,可熟悉 Wind 数据库、考取证券 / 基金从业资格(部分岗位加分项)。
      • 笔试能力:秋招笔试多涉及 “行测(言语理解、逻辑推理、资料分析)、专业知识、性格测试”,可通过 “牛客网、赛码网” 刷真题,尤其注意快消、互联网的笔试截止时间紧,需提前练速度。

    阶段 2:投递期(7-10 月,主批高峰期)—— 精准投递,避免 “海投浪费”

    秋招投递不是 “投得越多越好”,而是 “投得越准,反馈率越高”,需做好 “目标筛选 + 投递管理”。
    • 首要步骤:筛选目标企业 / 岗位 —— 明确 “三个匹配”
      1. 行业匹配:先确定自己想进入的行业(如互联网、金融、快消、国企),避免跨行业盲目投递(比如无技术背景投算法岗,大概率无反馈)。
      2. 岗位匹配:对照岗位 JD(职位描述),圈出 “必备要求”(如 “需熟练使用 SQL”“有电商运营实习经验”),若自身满足 70% 以上再投递,避免 “硬凑经历”。
      3. 企业匹配:结合自身需求(如薪资、加班强度、稳定性)筛选,比如偏好稳定可选国企 / 央企,追求成长可选互联网大厂,注重生活平衡可选部分外企。
    • 第二步:投递管理 —— 做好 “信息记录”
      建议用 Excel 表格记录投递信息,避免 “忘记投递进度” 或 “重复投递”,表格核心字段可包括:
      | 企业名称 | 岗位名称 | 投递渠道(官网 / 内推 / BOSS) | 投递时间 | 截止时间 | 笔试时间(已 / 待) | 面试进度(初 / 复 / 终面) | 备注(如内推码、联系人) |

    阶段 3:考核期(8-11 月,笔试 + 面试集中)—— 针对性备考,避免 “临场慌”

    秋招考核以 “面试” 为主,笔试多为 “筛选门槛”,需针对不同企业的考核风格准备。
    • 笔试:抓重点,保通过率
      • 行测类:互联网、国企、银行的笔试行测占比高,重点练 “资料分析”(提分快)、“逻辑推理”,可每天花 30 分钟刷牛客网真题,熟悉题型套路。
      • 专业类:金融岗侧重 “货币银行学、财务会计”,技术岗侧重 “编程语言、算法题”,快消岗侧重 “市场分析、案例题”,需回顾专业知识,或找目标企业的 “历年笔试真题”(网上多有分享)针对性复习。
    • 面试:分类型准备,拒绝 “模板化回答”
      秋招面试常见类型有 “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行为面试、专业面”,需提前准备核心问题:
      • 行为面试:高频问题如 “请举例说明你如何解决一个团队冲突”“描述一次你主导的项目”,需提前准备 5-8 个不同场景的经历(覆盖 “解决问题、团队协作、抗压、学习能力” 等维度),用 STAR 法则清晰表达。
      • 无领导小组讨论(群面):常见于快消、互联网管培生岗,需明确自身定位(如计时者、记录者、总结者),避免 “沉默” 或 “过度抢话”,核心是 “推动讨论进度、提出有逻辑的观点”,可提前找同学模拟练习。
      • 专业面:针对岗位提问,如运营岗可能问 “如何给一款新 APP 拉新?”,产品岗可能问 “分析微信朋友圈的功能优缺点”,需提前了解目标岗位的核心工作内容,结合行业案例(如 “某品牌靠短视频营销爆红”)作答,体现思考深度。

    阶段 4:决策期(10-12 月,offer 发放后)—— 理性选择,避免 “盲目签约”

    拿到 offer 后不要急于签约,需从 “个人发展、企业情况” 两方面综合评估:
    • 评估核心维度:岗位匹配度(是否符合职业规划)、薪资福利(基本工资、年终奖、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工作强度(是否经常加班)、企业稳定性(行业前景、企业近年经营状况)、晋升空间(是否有明确的晋升路径)。
    • 应对 “多 offer 选择”:若拿到多个 offer,可列出 “优先级权重”(如薪资占 30%、稳定性占 25%、发展空间占 25%、工作地点占 20%),给每个 offer 打分,辅助决策;若有犹豫,可咨询行业内学长学姐,了解企业真实工作氛围。

    第二部分:秋招关键信息该怎么关注?4 类渠道 + 3 个注意事项

    秋招信息 “时效性极强”,错过网申 / 笔试时间 = 直接错失机会,需通过 “官方 + 精准” 渠道,确保信息不遗漏。

    一、4 类核心信息渠道:覆盖 “官方 + 内部 + 工具”

    渠道 1:企业官方平台 —— 无信息偏差

    • 企业招聘官网 / 公众号:这是秋招信息的 “主要来源”,比如 “腾讯招聘”“阿里招聘” 公众号,会实时推送网申开启、笔试时间、宣讲会信息,建议将目标企业的招聘公众号 “星标”,每天花 5 分钟浏览。
    • 企业校园宣讲会(线上 + 线下):宣讲会不仅能了解企业业务、岗位细节,部分企业还会现场收简历、安排 “直通面试”(免笔试),可关注学校就业网、企业招聘公众号的宣讲会预告,优先参加目标企业的宣讲。

    渠道 2:内推渠道 —— 效率高,可跳过部分流程

    内推是秋招 “加速通道”,部分企业内推可免简历筛选、直接进笔试 / 面试,获取内推的方式有:
    • 学长学姐 / 校友:通过学校校友会、班级群、LinkedIn(领英)联系已入职目标企业的学长学姐,礼貌咨询内推(说明自己的学校、专业、意向岗位、核心优势,避免只说 “求内推”)。
    • 企业内推平台:比如 “牛客网内推专区”“实习僧内推板块”,或企业官方内推页面(如 “字节跳动内推” 官网),部分内推会标注 “内推码”,填写后可追踪进度。

    渠道 3:第三方招聘平台 —— 汇总信息,节省时间

    适合 “批量查看秋招信息”,避免逐个企业查官网,核心平台有:
    • 综合类:实习僧(秋招专区更新快,含企业网申链接)、BOSS 直聘(部分企业 HR 会直接沟通,适合中小型企业)。
    • 垂直类:互联网岗看 “拉勾网”,金融岗看 “金融英才网”,国企 / 央企看 “国聘网”“中国公共招聘网”。
    • 工具类:“秋招信息汇总表”(网上很多学生或机构会整理,含企业名称、网申时间、岗位链接,可搜索 “2025 届秋招汇总表” 获取,注意辨别信息时效性)。

    渠道 4:学校就业平台 —— 针对性强,含 “校招专属机会”

    • 学校就业网 / 公众号:学校会推送合作企业的秋招信息(这类企业对学校认可度高,录取概率更大),还有 “校园双选会”(线下集中投递,可直接与 HR 沟通),建议每周登录学校就业网 1-2 次,不要错过本校专属机会。
    • 辅导员 / 就业办老师:老师会收到企业定向招聘信息(如 “某国企针对我校计算机专业招聘”),可主动沟通自己的求职方向,获取专属推荐。

    二、3 个注意事项:避免信息 “无效获取”

    1. 拒绝 “信息过载”:聚焦核心渠道
      不要关注过多平台,否则会耗费大量时间筛选信息,建议以 “企业官方公众号(5-8 个核心目标)+ 1 个第三方平台(如实习僧)+ 学校就业网” 为主,其他渠道作为补充。
    2. 设置 “信息提醒”:避免错过关键时间
      在手机日历中标记 “目标企业网申截止时间、笔试时间”,提前 1-2 天设置提醒;部分企业招聘公众号可开启 “消息通知”,确保准时收到网申开启、笔试通知。
    3. 验证信息真实性:避免诈骗
      秋招期间有假招聘信息(如 “缴纳押金入职”“高薪资无要求”),务必通过企业官方渠道、学校就业网、正规招聘平台获取信息,凡是要求 “交费用”“提供银行卡信息” 的,一律警惕。

    第三部分:秋招避坑指南: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开

    1. 误区 1:“等暑假结束再准备”—— 错过提前批
      很多大厂(如字节、腾讯)7 月就开启提前批,提前批竞争小、岗位多,若 8 月后才开始准备,会错失大量机会,建议 6 月就启动简历和能力准备。
    2. 误区 2:“海投 = 多机会”—— 浪费精力,反馈率低
      海投会导致 “每个岗位都没时间针对性准备简历、面试”,反而降低通过率,建议秋招投递控制在 “30-50 家”,其中 “top岗(10 家)+ 匹配岗(30 家)+ 保底岗(10 家)” 结合。
    3. 误区 3:“不主动跟进进度”—— 错过补招机会
      若投递后 1-2 周无反馈,可通过企业招聘公众号的 “进度查询” 功能查看,或向内推人咨询;部分企业秋招主批结束后会有 “补招”,需持续关注信息渠道,不要因 “以为结束了” 而放弃。
    秋招是一场 “信息战 + 准备战”,既要精准获取关键信息,避免错过机会,也要提前打磨简历和能力,提升竞争力。只要按阶段规划、高效执行,就能在秋招中脱颖而出,拿到理想 offer。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张晓颖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张晓颖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