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在一场学生交流活动中,披露了2029届新生的初步统计概况。数据显示,约85%的录取者已确认登记入学,这一入读率相较于前几年呈现出回升态势。
哈佛2029届新生数据概览
此次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为我们勾勒出了即将踏入哈佛校园的新生群体画像。
国际学生比例稳定:在入学新生中,国际学生占比15.8%,与往年15%至18%的比例区间基本吻合。尽管今年哈佛因担忧国际学生签证问题,额外录取了25至30名学生,但国际学生的占比依然保持稳定,显示出哈佛对国际学生的持续重视。
女性学生略占多数:女性学生以52%的比例继续在新生中占据微弱多数。自2024届起,每一届新生中女性都略多于男性,不过从2026届开始,女性学生的比例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意向专业分布广泛:在专业选择上,新生们展现出了多元化的兴趣。34.6%的学生倾向于社会科学领域,25.5%选择工程学,26.6%对自然科学感兴趣,而11.7%则计划投身人文学科。
社会经济背景多样:新生中,约21%是家族中首位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24%的学生有资格申请佩尔奖学金。超过半数的新生(54%)将获得奖学金支持,另有24%的学生可以免除学费。
国内学生来源均衡:从地域分布来看,国内新生来源较为均衡。20%来自中大西洋地区,18%来自新英格兰地区,16%来自南方地区,13%来自太平洋沿岸州,3%来自山区州,还有12%来自中西部地区。
招生情况背后的挑战与应对
哈佛此次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27日,并非最终完整结果。尽管面临特朗普政府的压力,哈佛的国际新生比例依然保持稳定。不过,此次公布的数据并未涵盖录取率及新生的种族背景信息。
这些数据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2023年最 高法院的一项裁决改变了大学招生的格局——大学在招生过程中不得再将种族因素作为考量标准。哈佛大学在应对这一变革的同时,还面临着特朗普政府对其偏袒黑人与拉丁裔学生的指控。
过去,哈佛大学在公布录取结果时,会同步发布新生数据。但从2028届新生开始,哈佛改变了这一做法,推迟了种族和族裔相关数据的发布时间。今年10月,哈佛更是打破了近70年的惯例,决定延迟公布2029届新生的人口统计信息,计划在秋季向教育部报告时再行公布。
数据对申请者的启示
面对哈佛大学的新生数据及招生政策的变化,申请者应如何调整策略,提升竞争力呢?
国际学生价值凸显:尽管面临政府层面的压力,哈佛大学依然坚持录取国际学生,努力维持学生群体的多样性。这表明,国际学生在哈佛的招生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视角为校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强化个人特质与综合实力:随着种族因素在招生中的权重降低,申请者需要更加注重展现自己的个人特质和综合实力。你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以及所克服的挑战如何塑造了你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这些问题都值得在申请文书中深入探讨。同时,哈佛依然非常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因此申请者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以展现自己的全面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