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本科录取梦校竞争中,并非所有学生都手握亮眼的英语成绩语言证书。一位仅持有日语N2证书、暂未提交英语成绩的学子,通过聚焦EJU备考,精准突破备考重点,为自身日本本科申请筑牢基础,也为类似背景的申请者提供了一条务实的录取梦校路径。
一、学生背景:语言基础明确,备考目标聚焦
该学生在启动日本本科申请时,已通过日语能力考试N2级别,具备一定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理解日常交流及基础学术场景中的日语表达,这为后续EJU备考及日本校园生活奠定了关键的语言基础。不过,学生暂未准备托福、托业等英语成绩,而部分日本本科院校虽不强制要求英语成绩,但英语能力往往是加分项,这使得学生在申请环节需要更依赖EJU成绩来凸显自身竞争力。
基于此,学生将录取梦校核心目标锁定在EJU备考上,希望通过在EJU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弥补英语成绩的空缺,同时向招生院校证明自己的学术潜力与适应日本本科学习的能力。
二、EJU备考三大重点:精准发力,弥补背景短板
(一)强化日语科目深度,适配学术场景需求
虽然学生已具备N2水平,但EJU日语科目与日语能力考试的考察重点存在明显差异——EJU日语更侧重学术场景下的语言应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学术性文章、撰写逻辑清晰的议论文、听懂课堂式听力内容等。若仅停留在N2水平,难以应对EJU的考察要求。
为此,学生制定了针对性备考计划:一方面,选取EJU日语真题及官方指定教材中的学术类文章进行精读,积累学术领域高频词汇(如数学、物理、社会科学等学科相关术语),学习文章的逻辑结构与论证方式,提升阅读理解速度与准确率;另一方面,每周进行2-3次议论文写作练习,从审题立意、搭建框架到语言表达,逐步优化写作逻辑,同时参考范文,修正语法错误与表达不当之处,确保写作内容符合学术规范。此外,通过收听日本高校公开课、学术讲座音频,适应EJU听力中偏学术化的语速与内容,避免因场景不熟悉导致听力失分。
(二)聚焦核心学科知识,巩固文理科目基础
EJU考试包含日语、数学、综合科目(文综)或理科科目(理综),学科成绩直接反映学生的学术基础是否适配日本本科课程。该学生结合自身意向专业,选择了“日语+数学+综合科目”的备考组合,明确各科目的复习重点,避免盲目刷题。
在数学科目备考中,学生先梳理日本高中数学核心知识点,对比国内高中数学与EJU数学的考察范围差异(如EJU数学会涉及部分国内大学预科阶段的内容),针对薄弱模块(如概率统计、微积分基础)进行专项练习,通过整理错题本,总结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与公式应用技巧,确保基础题型不丢分,难题尽量争取步骤分。
综合科目备考则以日本及世界近现代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内容为核心,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复习方式,而是通过绘制知识框架图,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体系(如将“日本经济发展历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结合记忆),同时关注日本当下的社会热点与政策动向,理解知识点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避免因脱离实际导致答题思路僵化。
(三)模拟考试常态化,适配考试节奏与心态
EJU考试为笔试形式,考试时长较长(如日语科目约120分钟,数学约80分钟),且各科目的答题节奏、题型分布与国内考试存在差异。若缺乏模拟训练,学生可能在正式考试中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答题节奏混乱等问题,影响最终成绩。
为应对这一问题,学生从备考中期开始,每周进行1次完整的EJU模拟考试,严格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安排(如上午9点开始日语考试,下午1点开始数学与综合科目考试),使用历年真题作为模拟试卷,模拟真实考场环境(如关闭手机、固定答题座位)。每次模拟考试后,学生不仅会批改试卷、分析错题,还会记录各科目的答题时间分配情况(如日语阅读每篇文章花费多长时间、数学每道题的解题耗时),针对耗时过长的模块进行调整,逐步优化答题节奏。同时,通过多次模拟,学生也能更好地适应考试压力,避免正式考试时因紧张导致发挥失常,确保以平稳心态应对考试。
从这位学生的备考经历来看,日本本科录取梦校并非完全依赖“高语言证书+英语成绩”的组合。即使无英语成绩,只要明确自身优势与短板,聚焦EJU备考的核心重点,从语言深度、学科基础、考试适应力三个维度精准发力,依然能够为申请日本本科院校积累足够的竞争力,为实现录取梦校目标搭建坚实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