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学作为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建校以来培养了众多在各领域成就卓越的校友。在政治领域,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罗伯特·F·肯尼迪曾就读于布朗大学,他作为美国司法部长和参议员,积极推动民权运动与社会改革,成为20世纪美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人物。诺贝尔奖得主方面,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兰克·莫迪利安尼毕业于布朗大学,他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和MM定理对现代经济学产生深远影响;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扬则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其在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研究为生物医学领域开辟了新方向。
科技与商业领域,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于1990年从布朗大学毕业,他创立的雅虎公司成为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标志性企业,推动了信息时代的浪潮。普利策奖得主中,记者安·赫伯特·巴伯曾获普利策国际报道奖,她的新闻作品以深刻的国际视野和人文关怀著称。此外,布朗大学还培养了多位奥斯卡奖得主,如演员艾玛·沃特森虽以哈佛大学毕业为大众熟知,但其早期曾在布朗大学修习课程;导演米拉·奈尔凭借《季风婚宴》等作品斩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她的创作融合了多元文化视角。
在学术与公共事务领域,布朗校友同样表现突出: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校长,她在布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高等教育改革与性别研究;社会活动家安吉拉·戴维斯虽因政治立场引发争议,但其在民权与女性主义运动中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全球思想带路人。布朗大学“开放式课程”体系孕育了校友们的创新精神,他们在科学、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突破,持续诠释着该校“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校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