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8 月 25 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公开活动中提及,计划允许 60 万名中国学生前往美国学习。这一数量大幅超出当前在美中国学生的规模(约 27 万人),若该计划最终落地,有望刷新美国接收中国留学生的历史纪录。
回顾今年以来的政策走向,特朗普团队曾推出多项收紧措施,比如强化社交媒体背景核查、暂停线下签证办理、对部分中国学生实施签证取消等。与此前的政策方向形成对比的是,此次特朗普公开表达对中国学生的接纳态度,成为近几个月来政策基调的显著转变。他提出的 60 万名额,若顺利推进,将成为美国接收中国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次。据《洛杉矶时报》报道,2019 年中国留学生人数曾达到较高水平,约为 37 万人,后续受客观因素影响出现回落。
实际上,此次表态并非毫无铺垫。今年 6 月,美中双方在一份框架协议中曾提到 “美国将维持中国学生在美高校学习的通道”,但当时未明确具体规模,仅停留在框架层面。如今特朗普首次明确 “60 万” 这一具体数字,被不少媒体解读为将此前模糊的承诺落到实处,向留学生传递积极信号。
此次政策表态释放了哪些关键信息?
1. 美国对华学生签证政策方向出现明显调整
特朗普此次提及的计划,标志着美国对华学生签证政策发生显著变化。在此之前,签证政策整体偏严,包括 “较大范围撤销” 签证、加强社交媒体审查、对部分敏感领域申请者加以限制等,这些举措导致许多中国学生的留学计划受阻,不少人开始将其他国家纳入备选范围。
从当前表态来看,美国显然有意扩大开放程度,计划接收规模空前的中国留学生,这一动作释放出接纳态度的重要信号。
2. 中美教育交流领域或迎来缓和契机
不少观点认为,这项提议是缓和中美贸易摩擦、推动双方谈判进展的策略性举措。特朗普在宣布相关内容时提到 “我们要与中国搞好关系”“我们得好好合作”。对中国学生而言,这意味着美方至少在教育交流层面,展现出减少对立、强调互利合作的姿态,为两国教育领域的互动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
3. 美国留学在规划清单中的位置或被重新考量
此前,受签证政策不确定性、行政干预较多等因素影响,不少中国学生已将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纳入留学备选方案。特朗普此次表态,短期内可能让美国留学的吸引力有所提升,让部分学生看到坚持赴美留学计划的可能性。不过,全球教育领域的竞争态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选择时仍需综合考量。
4. 申请者需保持谨慎,关注细节落地
尽管政策方向呈现开放趋势,但目前缺乏具体的执行细节。比如计划何时启动、具体的选拔机制如何、是否适用于所有专业等,均未对外公布。同时,政策走向可能随外部形势变化出现调整。因此,中国学生在做出最终决定前,仍需持续关注官方签证政策更新,保持警惕并做好灵活应对的准备。
计划留美学生可参考这些应对建议
1. 保持信息敏感度,紧盯官方动态
虽然特朗普提及 “允许 60 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但目前尚无具体实施细节(如启动时间、专业限制范围等)。建议大家持续关注中美官方发布渠道、赴美留学相关政策文件、驻外使领馆通知等,尤其留意签证办理流程、面试安排及使馆发布的各类通告,避免错过关键信息。
2. 提前筹备申请材料,尽早预约签证
过去一段时间,签证预约系统曾出现 “无空位” 或办理延迟的情况,给不少申请者带来困扰。建议大家尽早整理各类申请材料,同时持续尝试预约签证,避免因系统突然关闭或政策弹性调整而打乱计划。
3. 敏感专业申请者需提前规划备选方案
若申请的是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或其他被视为 “关键领域” 的专业,需特别关注签证审查力度 —— 此前曾有部分此类专业申请者遭遇签证吊销或额外审查的情况。建议这类申请者提前规划备选方案,比如同时了解其他国家的同类专业,或准备不同方向的申请计划,降低单一选择的风险。
4. 参考领事建议,合理选择入境机场
中国驻美大使馆曾提醒留学生,谨慎选择前往休斯敦等机场的入境路径,因过去有部分学生在这些机场遭遇无理盘查或遣返。建议大家在安排入境行程时,结合最新的领事建议选择合适的航班与入境地点,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5. 重视法规学习,做好权益保护
考虑到签证审查或撤销的相关流程可能存在模糊性,且涉及范围较广,建议大家提前熟悉签证相关的法律条款,必要时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同时,妥善保存与申请相关的交流记录、证明文件等,若遇到问题,可及时联系所申请学校的国际生办公室、专业律师或国内驻外使领馆咨询。
总的来说,对计划赴美的学生与家长而言,“谨慎乐观” 或许是当下较为理智的态度 —— 既不必因一则重磅消息就盲目投入,也无需因此彻底放弃美国留学的选项。在保持关注的同时做好多手准备,才能更从容地应对各类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