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 0 2 5-2 0 2 6美国本科申请通道的开启,新的申请季正式拉开帷幕。对于不少准留学家庭来说,“仪式感”的一刻往往是Common Application的开放。然而,紧随而来的焦虑依旧是:SAT/ACT到底要不要考?
今年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美国多所知名高校相继调整了标化考试政策。六所常春藤学校——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已宣布恢复对SAT/ACT的要求。这一举动向外界释放出明确信号:高分标化成绩在申请中重新获得关注,并可能影响未来更多高校的录取标准。
标化政策分类与整体趋势
目前,美国高校在标化考试上大致分为四类:
-
必须提交(Test-Required):明确要求提交SAT/ACT成绩。
-
可选择提交(Test-Optional):由申请者决定是否递交成绩。
-
不考虑成绩(Test-Blind):即使提交也不会作为参考。
-
灵活提交(Test-Flexible):允许用其他考试成绩替代。
根据最新统计:
-
在Top 30高校中,已有13所要求强制提交标化成绩,同比去年增加4所。
-
在Top 50高校中,共有16所明确要求标化,同比去年增加5所。
-
加州大学系统依旧维持“不考虑标化”的政策。
需要重点关注的变化
-
常春藤的带动效应
常春藤高校恢复标化,被普遍解读为加强录取透明度、凸显“学术硬实力”的一种方式。这可能成为未来几年更多美国高校调整政策的风向标。 -
可选政策下的隐性门槛
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等依旧维持可选政策,但从录取数据来看,提交高分标化的申请者往往更具竞争力。例如埃默里大学早申录取者的SAT中位数已达到1 5 5 0-1 5 7 0分,这表明“可选”并不等于“不重要”。 -
学术表现与标化挂钩
部分学校根据学生的GPA来决定是否要求标化成绩。以北卡教堂山大学为例,2026申请季GPA不足2.8的申请人必须提交SAT/ACT,且从2027申请季起,提交的分数还会有明确的最低要求。这类政策使得标化与在校表现形成互补关系。 -
热门专业的特殊要求
一些学校针对特定专业恢复了标化要求。卡内基梅隆大学明确规定,其计算机科学学院申请者必须提交SAT/ACT,这也体现了理工科和热门专业对学术指标的高度重视。
对申请者的启示
从整体趋势来看,美国本科申请中的标化考试正在重新回到核心地位。虽然仍有部分学校保持可选或不要求的政策,但在实际录取中,高分成绩依然能够显著增强竞争力。对于目标锁定Top 30,尤其是计划申请热门专业或理工科方向的学生,提前规划SAT/ACT依旧是必要的。
与此同时,申请者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综合判断:
-
如果学业成绩和背景都较为稳固,提交高分标化能进一步提升申请优势。
-
如果GPA或课程成绩不占优势,标化考试成绩可能成为补充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
-
如果目标集中在加州系或部分长期维持Test-Optional的院校,备考策略可以更灵活。
结语
新一轮美国本科申请季已经展开,标化考试政策的变化为学生和家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选择。无论是规划SAT/ACT,还是结合学业成绩制定整体申请策略,提前了解政策、理性分析趋势,都将有助于申请过程更加从容。面对逐渐收紧的录取要求,稳步提录取梦校术实力,合理安排考试与申请节奏,才是应对这场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