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一年制硕士是水硕吗?”
“爱尔兰IT行业有35岁危机吗?”
“爱尔兰找工作到底难不难?”
如果你正纠结要不要赴爱尔兰读 IT、好奇中国学生在海外职场的竞争力,那就一起来听听在爱尔兰扎根 10 余年的学长 Blade是如何说的吧!
Blade毕业于科克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如今是都柏林头部科技公司研发组技术负责人,带 20 多人团队、管理核心项目;更以公益形式运营求职 Club,帮助中国学生破解 IT 求职难题。(结尾获取更多详情)
01
学业篇
Q1
为什么选择来爱尔兰留学?
Blade:
当时选择来爱尔兰留学,是因为爸爸妈妈有个朋友在这边读博士,推荐我过来的。我是 9 月份到爱尔兰,在 UCC(科克大学)读一年制的计算机科学硕士。
Q2
整个学习过程还是蛮紧凑的。因为从10 月份就要开始选项目,每周还要见导师三次汇报项目进度,之后还要写毕业论文,同时还有作业、考试、上课等等。一直到4 月末答辩,5 月末完成所有考试,等于几乎是这样几个月就把硕士读完了。课业压力还是蛮大的,平时作业很多,小考也不少,加上要写毕业论文、做项目和答辩,基本上没有什么课余时间,都在拼命学习。至少我觉得我读的这个CS(计算机科学)是不水的。
Q3
选择爱尔兰学校和专业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哪些专业对未来找工作更有帮助?
Blade:
我觉得肯定是需要综合评判。首先看课程,这个专业的课程与未来工作的相关度,要尽量选择相关度高的课程,但也要平衡课程难度。比如说技术相关的内容,要在保证有足够课下学习时间的前提下,选择与未来工作相关性高的课程。
其次考虑地理位置,都柏林地区的学校肯定是有优势的,因为有很多线下招聘会(career fair)学生可以参加,会比其他城市相对多一些,能获得更多求职机会。然后就是学校的学习氛围,综合评判一下。
如果未来就是要在IT领域找编程类的工作,肯定是和CS(计算机科学)相关性越高越好。但肯定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如果自己的背景不符合啊,或者转码,也可以选择一些交叉学科,比如说: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数据科学、交互媒体、人机交互,还有专门的转码课程(CSC),这些和CS的相关度也可以。但像数字创新(Digital Innovation)这种的和编程相关度就比较小,可能会更适合产品经理。但产品经理如果没有经验在这边是不太好找工作的,它门槛也比较高,尤其对于中国学生,需要大量的英文沟通。而且产品经理的初级职位是非常少的。
Q4
在爱尔兰,基本上没有国内那种 985、211 的区分。虽然 TCD 和 UCD 在筛选简历和面试时,可能会因为学校知名度有轻微优势,但大多数面试官都不会看重学校背景。只要你的简历内容好,或者面试表现好,就是你的优势。只要是专业能力足够的话,肯定是有同等的面试机会,不会上来就因为学校把你筛掉。
02
求职就业篇
Q1
Blade:
我来爱尔兰较早,当时来的人少、留下的人也少,就业时可能更偏向欧盟的人,签证机会也相对较少。我在爱尔兰已有过四份工作了,目前是在一家科技大厂做 Development Lead(研发组负责人),带领两个团队将近 20 人左右,负责两个项目,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团队管理(team management)和架构设计(Architecture design),也会写一些代码。
整体来看,爱尔兰 IT 行业工作节奏相对不卷,只要按部就班发展,从毕业生(graduate)到中级(medium level)、高级(senior),再到级(staff level)的职业路径是比较清晰的,都可以实现的。
工作环境也比较灵活,这边下班了就是下班了,平常你5点钟以后就尽量不要发消息了,你发了也基本都第二天回复。一般我们中午有午休时间(lunch break),下午有茶歇(tea break),工作时长也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和经理沟通好后,就可灵活安排上下班时间,只要完成工作就好了。周末也不会有什么工作的,很多同事不会把工作电脑带回家,工作群的话(像 whatsapp 群)一般是用来去讨论一些活动啊、出去玩什么的。
Q2
我觉得爱尔兰 IT 行业不存在 “35 岁危机”。因为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同事,年龄超过 50 岁甚至 60 岁,头发都白了,还在写代码。比如之前的公司有位五十几岁的同事,他才刚从初级(junior level)程序员做起,因为他之前在其他领域工作,后来跨领域进入 IT 行业;还有同事三十几岁重新攻读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学位,之后去做开发的工作。所以不会因为年龄在招聘或工作中被区别对待,更看重的是简历上的过往经历以及所体现的专业能力。
Q3
从我自己还有周围朋友的经验来说,中国同学的优势主要在于技术基础比较好,有一定竞争力。最大的弱点是英语能力。
就是在面试阶段,能不能准确get到面试官的意思,然后用英语清晰、准确地回答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觉得同学们可以多准备准备这个技术方面的专业英语,比如怎样去描述一个技术使用的场景等等。
很多中国同学在国内可能是技术大牛,工作经验也很丰富,但是表达不出来。因为在面试中,是要决定给不给你offer,或者给你多少薪资,完全是看你的面试表现,如果表现不出来自己真实的技术水平,就很亏了。
Q4
总体来看,转码学生留下来找到工作的比例会比科班学生低一些,因为你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嘛,而努力的人永远是少数。转码本身是相对比较困难,但也没有高中数学、数理化那么难。所以去年24年上岸率还是不错的,我认识的 TCD、UCD 的很多科班学生和转码学生,成功留下来找到工作还是很多的,因为 24 年无论是社招还是毕业生项目(graduate program),都有非常多的岗位机会。前年23年确实没有那么好。
Q5
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有机会找到工作呢?
Blade:
很多学生会存在认知误区,因为我们宣传爱尔兰是欧洲硅谷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好像满地都是工作,觉得找工作很容易,然后来到这边之后他就会有一个心理落差。但是你说要进入的一个新的行业,尤其是转码的同学,又是在异国他乡,你必须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还有时间精力,才有可能。
那什么样的努力程度才够呢,我做个简单的比喻,你可能要拿出来准备高考的那个程度。首先你得有个计划,学习新的专业相关技术,去刷题,然后就是提高英语。需要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和假期来学习,光靠每天3-4个小时学校的课程是不行的,是没法找到工作的,在你非常努力的情况下,当然还得有一定的运气,才会有可能有机会留下。
Q6
未来想在爱尔兰就业,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参加招聘会或投递简历?
Blade:
在爱尔兰求职,投递简历和参加招聘会主要有三个关键节点。波:就是非常准备充分的学生,在国内拿到入学 offer 后(可能前一年 11 月左右)就开始准备,英语也好,实习经历也好,他 9 月来了之后就可以投简历了,这个时候很多企业的毕业生项目(graduate program)会开放岗位,尤其是有国内工作经验、以留学为跳板想在爱尔兰工作的人,可直接走社招,当然这批人非常少。
第二波:就是春招,大多数学生可在入学后的 2-3 月份参加春招,很多学生能在这个阶段拿到 offer。
第三波:就是毕业后 9 月的秋招。如果上学期间课余时间少,非常忙,那在毕业后也可以再去努力,因为你有 2 年的毕业签证,可以集中时间努力准备求职。
Q7
近几年爱尔兰IT行业真实的就业形势如何?裁员情况严重吗?
Blade:
近几年其实分几个阶段,期间,属于是大放水,那时候真的是非常好进。然后2023 年是非常难,基本没什么职位,企业裁员,招聘名额(head count)减少,很多面试面着面着岗位就突然取消了,很多23年的毕业生当时非常痛苦。2024 年形势有好转,机会增加了很多,秋招的时候,无论是社招还是毕业生项目,岗位都非常多,只要你的简历和技术准备过关。今年 2025 年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公司在招人的。
对于裁员,其实毕竟是少数,而且属于是正常现象,大概每两三年就会有一个循环优化,有一些业务业务线不赚钱,他就砍掉,然后把这些人再重新放到一个新的赚钱的业务线上。可能听到说之后疯狂裁员,但其实公司人员是一直在增长的,招的人永远比裁的人多。而且通常 IT 技术相关的岗位很少会裁员。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只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还是很有机会拿到一个好的结果的。
Q8
我这个 club 成立的初衷,是给来爱尔兰读 IT 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就业求职相关的提问和分享经验的平台。包括上课学习、求职避坑等等。
我们的 club 目前有 15 位导师(mentor),他们都来自 IT 行业的各个领域,有 SDE(软件工程师)、QA(质量保证工程师)、Architect(架构师)、Manager(经理)、BA(业务分析师)等等,导师会在 club 或相关的群里给大家解答问题。或者已成功拿到工作 offer(上岸)的学生也会在 club 里帮助其他同学解答疑问。
过去两年多,我们 club 开展了很多活动,包括 6 次线上活动和 1 次线下活动。线上活动有 3 次是 IT 毕业生上岸分享会、1 次科技大厂分享会、1 次金融大厂面试官经验分享会;线下活动是在去年 9 月与 UCD 学联合作办的 2024 年毕业生上岸分享会,当时也来了很多人,有将近 100 人参加。
这个 club 目前在爱尔兰 IT 求职圈热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持续在活动嘛,也积累了很多人脉,我也在做小红书账号,经常在群里和大家聊天,包括一些技术交流、经验分享、避坑提醒,学生也会频繁在群内提问,这样也促进大家互相之间的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