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1签证新规或将设定固定期限
近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提交的一项关于F-1签证的新提案已通过白宫审查。该提案名为《为非移民学生、交换访客及外媒代表设立固定期限及延期申请程序》。
核心变化
目前,F-1签证沿用的是“身份有效期”(D/S)制度。只要持有人保持全日制学习状态并遵守相关规定,就能在美国合法停留至学业结束。
新提案则计划取消这一制度,改为“固定有效期”。
大多数学生:签证期限最长4年;
特定国家学生:若来自美国认定的“敏感国家”、签证逾期率超过10%的国家,或涉及部分特殊项目,签证期限可能仅为2年。
签证到期后,如需继续学习或参加实习,学生必须申请延期或重新办理签证。若未能在到期前完成续签,即使学业未完成,也需离境。
留学生应对建议
在美留学生
关注DHS、USCIS等官方消息,若需续签,及时准备相关材料,确保真实、完整;
规划学业进度,尽量在有效期内完成课程;若需要延期,应尽早与导师沟通,并联系学校国际办公室寻求帮助。
有赴美计划的学生
选择与签证有效期匹配的学制,尽量避免因学制过长增加不确定性;
建议多国联申,分散政策风险。在申请美国院校的同时,也可考虑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目前,该提案尚处于拟议阶段,具体落地情况仍需等待进一步公告。
补充信息
8月2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美国将允许60万名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学习,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对有意赴美学生的积极信号。
在整体政策调整频繁的背景下,采取多方案准备更为稳妥。
2026年美国研究生申请与选校规划
美国研究生申请不仅涉及学术背景,还与职业目标、个人兴趣及资源分配密切相关。综合排名、专业排名、奖学金、学位选择、研究方向、就业环境等,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和未来发展。以下八点为申请提供参考:
综合排名 vs 专业排名
科研导向(尤其博士申请):关注专业实力和研究方向是否匹配导师。
就业导向(特别是回国就业):综合排名在招聘市场更具参考价值。
排名差距无需过度纠结
前后浮动5–10名十分常见,微小差距影响有限。更应关注课程、导师及实习机会。
区域因素不宜过分依赖
某些地方院校虽排名不高,但在当地行业内认可度较高。若考虑在美就业,可将此类学校作为选择。
专业冷热度影响录取难度
热门专业(CS、金融、数据科学)竞争激烈;相对冷门专业或许录取门槛更低,但资源同样值得利用。
研究方向匹配是博士录取关键
理工科尤其如此。提前查阅导师研究内容,并积极联系,有助提升录取机会。
硕士 vs 博士:目标要明确
博士:要求更高,周期较长,但奖学金机会较多;
硕士:周期短,更适合就业导向申请者。
奖学金策略需结合目标
若经济条件允许,可优先考虑学校层次;若需依赖奖学金,则应在学术背景或申请范围上作出调整。
地理位置影响未来机会
金融:纽约、波士顿
高科技:湾区、德州奥斯汀/达拉斯
生物制药:新泽西、特拉华
城市选择需综合考虑行业资源、生活成本及个人适应度。
以上内容旨在为计划赴美读研的同学提供整体思路。具体方案因人而异,如在申请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向新东方专业顾问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