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信在港校申请中,是对你学术潜力与品格的第三方背书。选推荐人,优先“熟悉你的人”:近期授课或指导你项目/竞赛/论文的老师,与目标专业相关,能举例说明你的能力与成长。头衔不及了解度重要,避免亲属与不熟的“大牛”。
1.数量:最好2封学术老师,理工类也可考虑1封学术+1封科研/实习,文商科可为1封学术+1封实习主管。部分学校有特殊要求,如港科最好2个学术老师。
2. 时间线:在大三下学期5月左右初步沟通意愿,6-7月确定推荐人后开始推荐信的写作;8-12月随轮次递交。提前告知老师你的学校申请截止日期与提交方式(网推还是可以直接上传)。
3. 给老师准备好推荐信写作要点:你的成绩单和简历,便于老师了解情况,课程/项目回顾与你在其中的可量化贡献;2-3个希望被体现的亮点;梳理各个学校申请提交方式说明与截止时间;同时提供拼写正确的中英文信息与联系方式。
4.沟通策略:真诚说明你为何找这个老师,以及你与项目的契合点;询问能否强力且具体推荐,给对方体面退出的空间;申请时尽量勾选“放弃查阅权”,以增强信任度。切勿要求老师交由你上传或代写,尊重学术诚信。
5. 网推流程(以港校常见做法):你在网申系统填写推荐人姓名、职务、机构与邮箱;提交后系统向推荐人发送含含有推荐信上传链接的邀请邮件;推荐人在线填写问卷式评分,撰写评语或上传PDF信头签名版,并在线提交。注意:提前提醒把系统域名加入白名单,检查垃圾邮件;不同学校链接有效期与提交截止可能与申请截止不同,常见为申请后2周;如需纸质材料邮寄,按院校指引补交。
6. 礼仪与风险控制:设置1位备选推荐人,提交前后礼貌提醒但不过度催促,每封提交后致谢并在有结果时反馈。
7. 常见误区:仅看头衔、不提前沟通、推荐信内容过于空泛、重复使用同一模板、不遵守保密与合规要求。做到早准备,选对人,重诚信。
以上,希望对同学们的申请季有所帮助,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推荐人,为自己的申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