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往返纽约与上海,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在所难免。经济舱虽不如商务舱舒适,但掌握一些“旅居人士”的小技巧,也能显著缓解旅途疲劳。
以下是我这几年积累的一些实用经验,也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说说几个身边人的故事吧:
1. 选择夜间航班
上海纽约夏令时,时差12小时。我回上海常选的是凌晨1点多从纽约起飞的航班。晚饭后,孩子送我去机场,一路安检、登机,虽忙碌却充实,有种“整装回归”的仪式感。
上了飞机,我就把手表、手机全都切换到上海时间,让身体提前“进入目的地节奏”。一般航班起飞后不久,机舱就会熄灯,但我会尽量撑到上海时间的晚上再睡。哪怕刚上飞机觉得有点累,也会撑一撑,避免太早睡、落地反而清醒。
纽约到上海的飞行时间大约15小时,落地通常在上海中午前后。而如果掌握好睡眠节奏,有时候在飞机上就能顺便把时差倒好了。
2. 选座有门道,中间位也有优劣之分
订票时,大家第 一反应都是抢过道位——出入方便,还能时不时伸展腿脚。但如果过道位已经没了,是不是只能“认命”坐进角落里的中间座?其实也不必。
有一个小技巧:如果必须选中间位,那尽量选择中间排(中央区域)里的中间座,尤其当机舱布局是3-3-3或3-4-3时。
为什么?
出入两边都可以选:相比左右舱边上的中间座(出入只能走一边),中间排的中间位可以观察左右动静,哪个空就往哪边钻,更灵活。
中间排通常离厕所、厨房相对居中,走动距离不远。
万一旁边是情侣/朋友同行,说不定还能被换座换出来
3. 随身带个空水杯,喝水更自由
长途飞行中,保持水分充足是抗疲劳的关键。一个小妙招是:随身带一个空水杯或折叠水瓶!
过了安检后,直接去饮水机接满水,省去买瓶装水的麻烦。
飞机上如果口渴,可以随时找空乘要点热水,自己冲茶或者兑电解质饮料粉,非常方便。
有了自己的水杯,也能避免多次接触塑料瓶盖,更环保卫生。
4. 夜间熄灯后,不用担心错过点心
长途航班上,尤其是机舱熄灯后,大家都忙着休息或睡觉。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睡着而错过了夜间点心的发放,不用太担心。
一般机尾和机舱中间通常都会放有零食、饮料和巧克力,供乘客随时取用。这些“夜宵”是夜间没来得及发完的小份点心堆放在托盘上,想吃的时候轻松自助,完全不用l(V/担心饿着。
5. 舒适装备,助你飞行轻松不累
长途飞行,尤其是经济舱,脚和身体难免会感到拘束。小细节能大大提升舒适度:
一次性拖鞋:能解放双脚,远离紧绷的鞋子带来的压迫感。
宽松衣服:选择柔软宽松的衣物,方便活动和伸展,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带来的不适。
眼罩和耳塞:喜欢安静环境的朋友,一定要带上眼罩和降噪耳塞,帮你隔绝灯光和噪音,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6. 转机别慌,语言不通也能顺利走通
在异国他乡转机、语言又不太通,别紧张,其实只要掌握一个简单原则,就能顺利衔接下一段航程:
下飞机后,第 一时间把下一段航班的登机牌拿在手上
对照指示牌辨认登机口方向;
不确定路径时展示登机牌,机场工作人员看到航班信息后会立即指路;有时还会贴心地带你走快捷通道或画圈圈提示路线;
即使语言不通,简单的微笑+肢体动作也能化解大多数困境。
7. 头等舱休息室,普通人也能进!
很多机场的休息室现在对普通旅客开放,只要你懂方法:
用高端信用卡的机场贵宾权益(如美运白金、Citi Prestige、Chase CSR等);
通过”Priority Pass”积分兑换入场券;
直接付费购买单次使用权(多数机场在$35-$60之间);
那么休息室里有什么?
免费小食和饮料、水果、咖啡茶应有尽有;
独立座位+充电口,告别嘈杂的登机口;
有的还有淋浴间、沙发舱、酒吧、按摩椅!
尤其是转机或红眼航班等待时间较长时,真的是性价比爆表。不一定非要坐头等舱,聪明的旅人早已开始灵活“借光”高端服务,让旅途舒适度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