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留学期间,保持警惕并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至关重要。诈骗分子常利用留学生的陌生环境和心理弱点(如焦虑、孤独或急于解决问题)行骗。以下是一份详细的防范指南,帮助你识别和避免常见骗局:
一、常见诈骗类型及识别方法
-
电话诈骗
-
冒充大使馆/警方/快递公司:声称你涉嫌犯罪、有包裹被扣、签证有问题,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
应对方式:官方机构绝不会通过电话索要银行卡信息或要求转账。立即挂断,自行通过官网联系方式核实。
-
-
网络钓鱼(Phishing)
-
虚假邮件/短信:冒充学校、银行或移民局,附带链接要求登录账号或更新信息。
-
识别关键:检查发件人邮箱是否官方,注意语法错误和紧急威胁语气。
-
-
租房诈骗
-
虚假房源:在社交媒体或非正规平台发布低价优质房源,要求提前支付定金或租金。
-
应对方式:始终通过正规中介租房,线下看房后再付款,拒绝向个人账户转账。
-
-
换汇诈骗
-
私下换汇诱惑:声称提供“优惠汇率”,收到钱后消失或提供伪造转账证明。
-
切记:换汇必须通过银行或正规机构,私下换汇不仅风险高,还可能涉嫌洗钱。
-
-
虚拟绑架诈骗
-
针对中国学生:骗子冒充警方称你卷入犯罪,要求切断与家人联系并录制“被绑架”视频勒索家属。
-
应对:立即联系家人报平安,并向英国警方(拨打101)和中国驻英使馆求助。
-
二、预防措施与行动指南
-
保护个人信息
-
不向任何人透露银行密码、护照号、BRP卡号或学校账号信息。
-
重要文件(如护照、BRP)拍照存档,原件妥善保管。
-
-
验证信息来源
-
收到可疑电话/邮件时:
-
挂断后自行查找官方电话回拨。
-
不点击陌生链接,直接登录官网账户查看通知。
-
-
涉及金钱的要求(如缴费、罚款),务必通过学校官网或办公室确认。
-
-
财务安全原则
-
设置银行交易提醒,定期检查账户流水。
-
使用信用卡而非借记卡在线支付(信用卡欺诈赔付更高效)。
-
对“紧急汇款”要求保持警惕:骗子常利用时差和亲情施压。
-
-
社交隐私设置
-
在社交媒体(如微信、Instagram)上避免公开住址、行程和联系方式。
-
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诈骗分子常伪装成“校友”或“老乡”。
-
-
法律与求助途径
-
如果受骗:
-
立即联系银行尝试冻结账户。
-
报警:拨打英国非紧急电话101(紧急情况打999)。
-
联系中国驻英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
-
-
记录骗子的联系方式、账号等信息提供给警方。
-
三、重要资源汇总
-
英国反诈骗行动组(Action Fraud):官网报告诈骗案件
-
大使馆教育处:关注官网和公众号(如“留学英国”)获取安全提醒。
-
学校支持系统:联系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International Office)或学生服务中心(Student Services)。
四、心理建设:保持冷静与理性
-
诈骗分子擅长制造恐慌(如“账户将被冻结”“24小时内遣返”)。记住:真正的问题永远不会靠转账解决。
-
遇事多与朋友、家人或学校工作人员商量,不要独自应对可疑情况。
总结:在英留学安全第yi,关键在于“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提前了解骗局模式,建立安全习惯,才能更专注于学业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