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2025学签拒签暴增?三大真实案例揭示过签核心!附避坑指南!
临近8月底,加拿大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主流入学季——多数名校以9月开学为主,部分院校也提供1月或5月入学。与此同时,自2024年3月起陆续实施的多项签证新政,包括引入“省证明信”要求以及11月突然取消学生直入计划(SDS),目前已全面落地。
从我们去年与今年的实际办理案例来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加拿大签证拒签率正在上升。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同行反馈,都证实了这一点。那么,拒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借助近期几个成功实现“二签逆转”的案例,带大家一探究竟。
案例一:
资产雄厚仍被拒?“资金解释”才是关键!
学生背景:
· 通过2+2项目申请加拿大知名大学商科;
· 父母为企业职工,父亲年收入41万、母亲30万;
· 已付学费+GIC,额外担保金50万;
· 提供4套一线城市房产(总面积近400㎡)。
拒签原因:
1. 项目实际需读3年,资金规划不足;
2. 父母工资流水与声称年薪相差各5万;
3. 50万担保金仅提供存款证明,无来源说明;
4. 4套房产与工资收入明显不匹配。
✅ 二签调整:
· 补充父母持股公司的完整流水与占股证明;
· 清晰解释50万为公司盈利分红;
· 最终顺利过签。
案例二:
低收入家庭如何逆袭?靠的是“资金溯源+收入重组”!
学生背景:
· 2+2项目申请加拿大大学商科;
· 母亲年收入13万,不提供流水;
· 担保金40万(已存满1年);
· 1套房产、19万保险、176万理财。
拒签原因:
· 家庭年收入过低,无法支撑三年读书开销。
✅ 二签调整:
· 发现80万存款来源于卖房,重新提供卖房合同与转账记录,担保金提升至80万;
· 增加继父收入证明(虽无近期工资流水,但有去年一年的工作流水);
· 母亲年收入补充至24万,匹配真实流水;
· 新增租房年收入5.8万、基金年收益约37万;
· 最终成功过签。
案例三:
录取UBC+奖学金,仍被拒?材料陈列与细节定成败!
学生背景:
· 3月普签递交,预计就读UBC;
· 父亲退休金<1万/月,母亲年收入50万(实发2.3万/月);
· 担保金128万,多为临时转入,解释为“家族资金”但无凭证;
· 材料顺序混乱,流水未筛选。
拒签原因:
· 资金临时大额存入,来源解释薄弱;
· 材料杂乱,签证官无法快速抓取重点。
✅ 二签调整:
· 交学费以及存5万加币的GIC;
· 只保留存满12个月的资金作担保;
· 筛选父亲流水,补充母亲其他收入证明;
· 突出学生丰富的出入境记录+多年国际教育背景;
· 强调UBC 2.5万加元奖学金;
· 优化学习计划,明确留学合理性;
· 最终逆转获签。
总结:加拿大签证“变与不变”的核心
变的是政策(如省证明信、SDS取消),不变的是核心理念——资产与收入的匹配性+资金溯源逻辑。
很多家长常说:“我的钱还要解释吗?”
很遗憾,加拿大签证就是要解释——而且必须清晰、合理、可追溯。
如果你无法准确把握材料准备逻辑,建议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我们以第三方视角帮你排查风险、优化材料,最大限度提高过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