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在机场拖着三个箱子喘粗气时,怎么也想不到,在汉阳大学的这一年,会过得像杯加了冰的米酒——又呛又暖,后劲还挺大。
作为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生,今天就碎碎念下这真实的三百多天。
读硕的感受:
像被按着头学游泳
头回上专业课我是真慌了。教授说得又快又溜,夹杂着一堆传媒术语,我举着翻译笔都跟不上,第1节课录的音回宿舍反复听了三遍,才勉强捋顺逻辑。传媒课最讲究小组作业,韩国同学讨论起来像打辩论,语速快到我怀疑他们嘴里装了马达。
生活的感受:从“两眼一抹黑”到“本地通” 租房时踩的坑现在想起来还肉疼。中介说“全税房拎包入住”,结果去了发现家具是坏的,窗户漏风,押金还退起来磨磨蹭蹭。后来学会了用app,才找到合适的房子。
超市购物也闹过笑话。现在我可是超市“薅羊毛”小能手,晚上八点蹲点抢紫菜和便当,算下来一个月饭钱能省出半只炸鸡。
首尔的冬天是真的“魔法攻击”,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摔过两跤后,果断买了件到脚踝的羽绒服,现在踩着加绒马丁靴走明洞,稳得像老司机。
文化的感受:甜苦参半的碰撞 刚来时最怵的是敬语。买咖啡时一句“잘가요”说错成“가세요”,脸瞬间红到耳根,店员姐姐笑着摆手说“没关系”。
但暖心的时刻也不少。秋夕时房东阿姨给我装了满满一饭盒打糕和辣白菜,说“一个人过节别凑合”;首尔灯节那天,和同学挤在清溪川边看灯,冻得搓手也不忘分享一袋鱼饼,热气腾腾的汤暖到心里。
这一年,我学会了对着作业啃到凌晨,也敢在小组会上用半吊子韩语据理力争;摔过跤,被坑过,但更多时候是被陌生人的善意接住。
首尔的地铁永远拥挤,汉阳大的教学楼灯光亮到很晚——这些碎片拼起来,就是我最真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