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清楚:这三个词到底什么意思?
• Reach(力冲):录取率≤20%,或你的硬件低于往年中位数。梦校,但不稳。
• Match(匹配):录取率20–50%,你的成绩/活动落在中位区间。大概率能进。
• Safe(保底):录取率≥50%,且你高于75%分位线。几乎稳拿,除非重大失误。
用“三把尺子”给自己量体
硬指标
– GPA:加权/非加权都要算
– 标化:SAT/ACT 或 Test-Optional 政策下的AP/IB
– 课程难度:AP/IB门数、荣誉课比例
软背景
– 活动深度:是否有省级以上奖项或持续2年以上的领导力
– 作品集/科研:艺术、建筑、工程等专业的核心材料
个人偏好
– 地理位置、气候、学费、奖学金政策
– 专业排名 vs 综合排名(CS、商科、艺术尤其重要)
数据分析客观稳妥
• Common Data Set(CDS):直接搜“学校名+CDS”,官方25%-75%分位线。
• College Board BigFuture:输入分数自动推荐Match档位。
• Niche/Unigo:看学生真实评价,判断“安全校”是否真的安全。
• 学校官网:确认最新Test-Optional政策与奖学金门槛。
制作院校名单
在Excel建三栏:学校名、录取率、你vs中位数(GPA/SAT/活动)。
用条件格式:
– 录取率≤20% 且你低于中位数 → Reach
– 录取率20–50% 且你在25–75%区间 → Match
– 录取率≥50% 且你高于75% → Safe
– 早申(ED/EA)提高15–20%录取率,可把1所Reach降级为Match。
– Test-Optional年:无SAT就把所有标化高于75%的学校降1档。
– 奖学金需求高:把Safe校扩大到能提供≥50%学费减免的院校。
截止日:早申前一定再次核对,政策年年变。
心理账户:把Safe校也选成你“愿意去”的学校,别让“保底”变“后悔”。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留学资讯,欢迎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