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澳地区的硕士申请一直十分激烈,其中高绩点是非常重要的申请加分项,但如果均分实在不高,也有以下策略进行完善帮助:
- 如果是因为均分低,但是排名高,就可以提交排名证明,佐证你的学术能力没问题。同时可以考虑酌情在文书里提一嘴,但是不要写过多的解释。越解释越多余,有可能有反作用;
- 如果分数高,但是排名低,那排名证明就可以不要了;总之,用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去呈现;
- 如果均分低排名也低,最重要的,就是在其他方面拉起来,比如实习与科研情况,那么到时候文书的时候就可以强调你是一个重实践或者重学术的申请者,大学期间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实习或者科研上,那么也情有可原,学校的宽容度就会更高,因为申请归根到底都是holistic review;
- 如果均分低排名也低软背景也差,那么就仔细看你的成绩单,剔除掉一些政体等课程之外,是否还是如此;如果剔除后分数明显高,简历中可以罗列高分核心课;
- 如果均分低+排名低+软背景差+核心课程低,剩下冲名校的路径就是标化刷得奇高,不是一般地高,要奇高。标化成绩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其他背景不强,就要拼命把标化刷高,尤其是语言成绩和GRE/GMAT等,高分可以部分弥补学术背景的不足,但也要看申请的项目是否对分数敏感;
- 如果均分低+排名低+软背景差+核心课程低+标化一般,那么只能从申请技术方面入手了,方案挑选可以捡漏的专业,有的专业下面不同的细分方向录取难度可以差十倍;特别早申;材料都做得很好;这些综合做好,也可以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