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 是申请硕士/博士项目时的重要材料,用于展示你的研究兴趣、问题意识、方法论和学术潜力。以下是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研究计划?
1. 核心内容
研究问题 :明确要解决的具体学术或实际问题(如“AI模型在网络安全中的对抗攻击防御”)。
文献综述 :简要总结领域内已有研究,指出你的研究如何填补空白。
方法论 :说明研究设计(实验、建模、案例分析等)。
预期成果 :可能的学术贡献或应用价值。
时间规划 :分阶段的研究进度(博士申请需更详细)。
2. 常见形式
博士申请:通常需独立提交(5 10页)。
硕士申请:部分研究型硕士(MPhil/Research Master)要求提交,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一般不要求。
二、哪些情况必须提交研究计划?
| 申请类型 | 是否需要研究计划 | 说明 |
| | | |
| 博士(PhD) | ✅ 必须 | 核心材料,导师通过RP评估你的科研匹配度。 |
| 研究型硕士 | ✅ 通常需要 | 如港大MPhil、英国Research Master。 |
| 授课型硕士 | ❌ 一般不需要 | 但部分学术导向项目(如LSE某些硕士)可能要求。 |
| 奖学金申请 | ✅ 可能要求 | 如申请CSC(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需附研究计划。 |
三、如何写一份合格的研究计划?
1. 结构模板
```markdown
1. 标题(Title)
2. 研究背景(Background)
领域现状 + 你的研究动机
3. 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
4.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引用3 5篇核心论文,说明你的研究位置
5. 方法论(Methodology)
6. 预期成果(Expected Outcomes)
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2. 注意事项
匹配导师方向 :博士申请前需研读导师论文,在RP中呼应其研究领域。
可行性 :避免过于宏大的题目,突出“小而精”的切入点。
学术规范 :引用格式(APA/IEEE等)需严格符合学科要求。
四、如果项目不强制要求,是否建议提交?
加分场景 :
申请研究型项目时,主动提交RP可展示诚意和学术潜力。
跨专业申请时,用RP证明你具备新领域的科研能力。
无需提交 :
纯授课型硕士(如港中深金融硕士)更看重实习/GPA,RP作用有限。
五、常见问题
1. RP和PS/SOP有什么区别?
PS(个人陈述)侧重个人经历与动机,RP聚焦具体研究课题。
2. RP可以申请后修改吗?
博士入学后通常可调整,但申请阶段需与导师方向一致。
3. 没有研究经验怎么写RP?
从本科毕业论文或课程项目延伸,或联系目标院校学长获取范例。
总结
必须提交 :博士、研究型硕士、部分奖学金申请。
可选提交 :强化学术竞争力的辅助材料(尤其低GPA时)。
无需提交 :职业导向的授课型硕士。
建议提前查阅目标项目官网要求,或直接联系招生办公室确认。如需RP写作指导,可提供具体专业帮你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