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秋季,美国大学正遭遇前所为有的 “冷开学季”,全球最大国际教育组织 NAFSA(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学生人数正以惊人速度下滑。
国际生锐减的现状
2025年秋季新入学国际生预计骤降30%-40%,整体注册人数减少约15万人(下滑 15%),是自yq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下滑,2023-24学年美国高校国际生总数曾达112.7 万人(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约 6%),yq后恢复至历史高位,如今出现 “断崖式下跌”。且为 “政策自伤” 导致,而非外部冲击。
连锁反应:经济与竞争力冲击
直接经济损失超70亿美元
国际生高额学费为美国经济注入动力,流失15万人将导致直接经济损失70亿美元,波及6 万多个关联岗位(涵盖高校教职工、租房、零售、医疗等领域)。
加州、纽约州损失均超10亿美元;
伊利诺伊、马萨诸塞等州损失超2亿美元;
密苏里州因减少5100名学生,损失1700万美元及上百岗位。
科研与教育竞争力受损
国际生是STEM领域研究型硕博项目的核心力量,其减少将削弱高校科研团队基础,影响美国全球科技竞争力。
国际生学费支撑人文学科、冷门语言等专业,其流失可能导致部分学科萎缩。
国际生流失的核心原因
签证系统全面受阻
申请旺季(2025年5月27日 - 6月18日)暂停学生签证面试,恢复后强化社交媒体审查,导致全球预约大面积延误。
F-1签证发放量断崖式下跌:2025年1-4月同比降12%,5月降22%,6月预计降 80%-90%;中国、印度等主要生源国面签资源紧张,预约 “一位难求”。
政策朝令夕改与限制升级
高校意识形态审查加强(如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因 “依赖国际生财政” 接受审查,部分奖学金项目停摆)。
OPT(实习签证)政策摇摆、H-1B抽签竞争白热化、绿卡申请周期冗长,让 “读书 - 工作 - 移民” 路径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