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体系结构
-
学制:
-
小学(Primary School):6年(5-10岁,Year 1-6)。
-
初中(Intermediate School):2年(11-12岁,Year 7-8),部分学校与小学合并。
-
高中(Secondary School):5年(13-18岁,Year 9-13),完成Year 11-13可获得NCEA(国家教育成就证书)。
-
-
公立为主:约85%为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占少数,但选择多元。
2. 核心教学理念
-
学生为中心:强调个性化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
-
全面发展:注重学术、社交、体能和创造力的平衡,课程包含艺术、体育、技术等。
-
批判性思维:鼓励提问、讨论和独立研究,而非死记硬背。
3. 课程设置
-
小学阶段:
-
综合课程: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与体育等融合教学。
-
“Play-Based Learning”:低年级通过游戏学习基础技能。
-
-
中学阶段:
-
NCEA课程:分三个等级(Level 1-3),学生可自选科目(如毛利文化、戏剧、农业等)。
-
职业导向:高年级可选职业培训(如旅游、建筑)、大学预科或国际课程(IB/Cambridge)。
-
4. 教学方法
-
项目式学习(PBL):学生通过跨学科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如环保课题)。
-
合作学习:小组作业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户外教育:露营、野外生存等是必修内容,强调与自然互动。
-
数字化工具:多数学校使用Chromebook或iPad辅助教学。
5. 评估方式
-
持续评估:日常作业、项目、实践表现占主要权重,较少依赖考试。
-
NCEA考核:通过校内评估(Internal)和全国统考(External)结合,积累学分。
-
无排名文化:小学阶段通常不打分,以评语反馈为主。
6. 特色实践
-
多元文化融合:必修毛利语(Te Reo Māori)和文化课程,尊重原住民传统。
-
社区参与:学生常参与志愿服务、本地企业合作项目。
-
个性化支持:为特殊需求学生(如残障、天才儿童)提供定制化教育计划。
7. 师生关系
-
教师角色更接近“引导者”,课堂氛围轻松,鼓励自由表达。
-
高中阶段配备学术顾问,帮助学生规划升学或职业路径。
8. 与中国教育的差异
-
无统一教材:学校自主选择教学资源,灵活性高。
-
假期频繁:每学期约10周,中间有2周假期,暑假在12月-1月(南半球季节相反)。
-
少作业、重实践:尤其是小学阶段,作业量极少,更多时间用于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