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小学的 Band 1、Band 2、Band 3 分类是基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划分的,而非官方对学校的评级。以下是具体介绍:
1. Band 1 学校
-
学生来源:主要录取全港小六成绩排名前 25%-33% 的学生。
-
特点:
-
学术氛围较强,课程深度较高(如DSE选修3-4科)。
-
升学资源较丰富,部分学校设有“尖子计划”,港三大(港大、港中文、港科大)录取率较高。
-
课外活动以国际竞赛、科研项目为主。
-
-
代表学校:
-
拔萃男书院(DBS)、拔萃女书院(DGS)、圣保罗男女中学、皇仁书院等。
-
2. Band 2 学校
-
学生来源:录取成绩排名 中间33% 的学生。
-
特点:
-
课程进度适中,侧重基础知识巩固,部分学校推行“快乐学习”模式。
-
升学方向以本地大学联招(JUPAS)中游专业为主。
-
课外活动较多元,鼓励均衡发展。
-
-
代表学校:
-
培侨中学、福建中学、林大辉中学等。
-
3. Band 3 学校
-
学生来源:录取成绩排名 后33% 的学生。
-
特点:
-
课程相对简化,部分学校开设职业导向课程(如艺术、技能培训)。
-
升学方向以职业训练局(VTC)或副学士衔接为主。
-
校风较严格,侧重纪律与技能培养。
-
-
代表学校:
-
部分学校在艺术、体育等领域有特色课程。
-
Band 分类的注意事项
-
非官方评级:教育局从未正式公布 Band 排名,分类主要基于家长口碑、学校录取数据及升学表现。
-
师资差异较小:Band 1、2、3 学校的师资均由教育局分配,主要差异在于生源质量。
-
适合性更重要:Band 1 竞争激烈,部分学生可能更适合 Band 2 或 Band 3 的小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