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是新加坡建国60周年庆典,此次庆典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回顾,更通过总理献词及系列规划,明确了以团结为根基、创新为动力、社会包容为保障的未来发展路径。面对全球变局与国内挑战,新加坡提出多项具体战略,旨在确保国家持续繁荣并提升国民福祉。
以团结凝聚国家发展核心力量
- 强化社会契约与全民协作:总理李显龙在献词中强调“团结如一人”是新加坡60年成就的关键,未来将通过“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更新社会契约,推动政府与民众“并肩同行”。这一理念体现在政策设计中,例如“技能创前程求职援助计划”帮助失业者再就业,以及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措施,旨在缩小社会差距,确保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 多元族群的凝聚力建设:尽管新加坡族群、语言、信仰多元,但庆典中反复强调“联结我们的是对彼此的承诺与对国家的忠诚”。未来将通过社区庆典、国民教育等持续巩固“全民一心,同负使命”的新加坡精神,抵御外部分化风险。
以创新驱动经济韧性提升
- 拥抱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面对地缘政治紧张、贸易限制加剧的全球环境,新加坡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新科技作为经济升级的核心抓手,计划在各产业层面推动颠覆性创新。政府成立由副总理颜金勇领导的“经济韧性小组”,协助企业应对挑战、把握新兴机遇,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投资未来产业。
- 小国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总理指出,新加坡需以“更敏捷的反应、更灵活的适应力”在全球竞争中立足。这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际合作网络,以及通过“技能创前程”等计划提升劳动力素质,确保在高端制造、金融科技等领域保持领先。
以社会安全网保障可持续发展
- 强化社会保障与风险共担:针对科技变革可能带来的就业冲击,政府承诺“加强社会安全网,帮助每一个遭遇挫折的国人重新站起来”。除现有就业援助计划外,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低收入家庭支持,提供“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降低阶层固化风险。
- 代际公平与长期规划:庆典中提及“从第三世界到第 一世界”的跨越式发展,未来将延续“未雨绸缪”的治理传统,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持续投入,确保资源分配兼顾当代与后代需求,例如通过“技能创前程”实现终身学习,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
应对全球变局的外交与战略定位
- 平衡开放与自主发展: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强调“国际伙伴的贡献”,未来将继续依托开放经济体系,深化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合作,同时通过“经济韧性小组”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外部冲击影响。
- 在地缘博弈中保持战略灵活:面对“竞争加剧、动荡分裂的世界”,新加坡将坚持中立外交原则,利用国际平台倡导多边主义,同时加强国防与安全体系建设,保障国家主权与发展空间。
庆典中的未来象征与国民动员
- 全民参与的庆典设计:2025年国庆庆典通过5个同步举办地点、23万参与人次的规模,以及#全民一心SG等互动活动,强化国民对发展战略的认同感。主题曲《HereWeAre》以“家、归属感及互相关怀”为核心,呼吁新加坡人以团结精神迎接未来挑战。
- 跨领域融合的创新展示:庆典中的空中致敬表演、海陆空装备展示与水上表演结合,象征未来“跨领域、立体化”的发展思维,而Shopee等企业方阵的出现,则体现公私部门协同推动经济转型的决心。
新加坡60周年庆典传达的未来方向,本质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以团结稳定内部,以创新突破外部限制,以包容确保发展成果共享。
正如总理所言,“60年的成就不是偶然”,未来的新加坡将继续凭借“坚定的意志”与“务实的行动”,在全球变局中驶向“以团结为帆,以创新为桨”的下一个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