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韩语,是源于对韩国文化的深度着迷——韩剧中细腻入微的情感演绎,K-pop音乐中充满韵律的语言节奏......这门语言仿佛自带魔力,不断撩拨着我的求知欲。
作为学生党,平时的课业已经比较繁重,但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习韩语意外成为了我的精神栖息地——它既是我放松大脑的方式,也是突破思维边界的途径。
很幸运的是,在大学阶段,学校开设了基础韩语选修课,课程老师由韩国教授担任,DY时间选上课程的我愈发感受到韩语独特的魅力,于是我决定:系统学习韩语,从零基础向TOPIK中高级发起挑战。”
TOPIK 通关秘籍:
听说写 ⌈三维突破法⌋
DY步,夯实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坚持 “直播跟学 + 三遍录播复盘” 的模式,直播课专注听讲的同时要保持与老师互动,及时提出疑问,课后反复观看录播巩固,每次课程至少梳理 3 遍笔记,每次都能对知识点产生更深的理解。
所以新东方的“直播+录播”模式就特别适合我这种需要反复消化的人。
另外,平时我还喜欢通过多读课文、自己碎碎念造句练习、跟读韩剧台词等方式强化记忆,直到能在写作中自然运用。
第二步,我把听力变成生活习惯。
一个比较不枯燥的方法就是可以在任何时候,坐车、吃饭等时候去看韩剧,尤其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靠近的,比如《请回答 1988》,这样渐渐的就会产生“听感”,就会发现其实一些句子明明里面的单词每一个都不认识,但就是会下意识的能理解意思,还可以同时模仿角色对话的语调。
除此之外也要精听 TOPIK 真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依靠真题去训练,不是听完一套试卷得出分数就扔在了一边,而是用 “影子跟读法” 逐句跟读,纠正发音的同时培养语感,甚至是去默写,现在连学校里的韩国外教都说我的发音地道了很多。
最后,其实写作有套路,秘诀就是要注重逻辑框架的搭建!
比如大作文 “社会现象类” 题型,我总结出了 “现象描述+原因分析+个人观点” 的三段式结构,搭配一些高频高级词汇,让文章更专业、逻辑更清晰,很快就摆脱了小学生作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