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稳步推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教育合作已然成为推动该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力量。香港,作为国际知名的金融、贸易枢纽,同时也是教育领域的璀璨明珠,拥有丰富且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近年来,香港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纷纷将目光投向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分校成为区域教育合作的新趋势,也为香港高校自身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继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珠海)成功落地后,又有几所香港高校在大湾区开启了建立分校的新征程。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松山湖畔的教育新星
2020年年初,香港城市大学与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理工学院就合作办学事宜达成一致,并郑重签署合作协议。三方携手在松山湖共同申办成立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简称港城大(东莞))。2022年12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筹)正式成立,肩负起港城大(东莞)的筹备设立重任。按照规划,港城大(东莞)未来学生总规模将达到约6000人,涵盖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展平台。
香港理工大学(佛山):投资巨大的学府
2019年,佛山市政府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宣布携手建设佛山校区。这一建设项目规模宏大,估算总投资达307亿元,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其定位颇具前瞻性,旨在达到全国较高水平,对标香港主校区。在生源方面,预计初期主要面向内地招生,但在课程质量上严格把关,学位颁发标准与香港主校区保持一致,确保学生能够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2020年,该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为后续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这里将建设包括教学、实验、科研、办公、会议服务等在内的各类用房和场馆,打造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教育园区。
香港都会大学(肇庆):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实践
香港都会大学(肇庆)选址于广东省肇庆新区,由香港都会大学与肇庆市人民政府、肇庆学院联合举办,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应用型(教学研究型)大学。校园占地面积约2500亩,规模可观。在教学模式上,主要课程采用英语教学,为学生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项目选址位于肇庆新区西北部的创新与总部经济区,地理位置。肇庆市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香港都会大学(肇庆)投资34.6亿,建设年限为2020 - 2024年。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中,也提出要加快筹建香港都会大学(肇庆),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香港大学(深圳):深港合作的高水平学府
2021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方案出台,其中明确提出争取北京大学深圳国际校区、香港大学深圳校区等一批高水平院校落地。2021年6月初,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到加快香港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筹建工作。2021年9月6日,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在深圳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共同主持会议。活动期间,深港双方签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 香港大学关于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标志着香港大学深圳校区建设正式提上日程。该校区旨在建设一所面向世界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育人才、从事前沿研究,为全球和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涵盖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国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教育作为区域发展的基础支撑,对于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交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香港高校在大湾区建立分校,这一举措意义深远。它不仅能够更好地整合两地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还能促进知识的快速转移和技术的有效转化。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和实习机会,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职业发展道路。相信在未来,随着这些分校的逐步建成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区域和国家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