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对中国留学生太多这件事感到很厌烦。他们觉得自己是反向留学了,好像留学了,又好像没去。如果中国留学生太多的话,可能会影响学生走出舒适圈,会以来中国留学生的圈子,而且在语言提升方面和融入当地文化方面都吃不少所以今天我们将谈论几所中国学生少,EU学生相对数量较高英国大学。
这种类型的学校的优点是比较控制中国学生的比例,追求国际学生的多样性,更注重当地学生和国际学生之间的线下互动,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生活中,并为将来留在英国工作铺平道路。
第1名 还是你的王KCL
你的王KCL最近的文章确实有些上镜。别看这所学校是王爱曼华的学校,虽然申请热度很高,但是这所学校并未被中国学生占领。当地学生仍然是主力。
为什么说KCL的本地学生太多?这取决于当地学生找学校的机制问题。KCL本身属于罗素集团的成员学校,其在当地的声誉很好。此外,当地学生与国内学生不同,当地学生追求悠久的历史和底蕴。像KCL学校成立于1829年,这种底蕴感是当地学生所追求的。而中国学生只要QS足够高,就没有别的了。
此外,当地学生喜欢的专业与我们的国际学生不同,当地学生喜欢医学,法律,人文,社会科学或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工科专业的很少。尤其是那些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人喜欢的领域没有与我们重叠的,而且他们读商科和工科的相对较少。这是巧了吗?在这些领域,尤其是医学院,UCL恰好非常强势,全英都是靠前的。您想本科阶段申请都没机会,法律这个领域也一样。而且学校经常挖掘其他学校优质师资,教师质量没的说。
当然,地理位置也是一个衡量因素。KCL本身位于大伦敦,拥有最强大的当地入学渠道。就像国内学生喜欢一一访问前50所学校一样,KCL是一所在UCAS系统中不能忽略的学校,除非您不来伦敦。此外,KCL在英国也是一所不差钱的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奖学金和学费贷款的支持。你知道的英国有很多人需要贷款上学的。而我们的国家的学生,父母已经为他们消除了这一困难。
因此,比较下来你会发现我们中国学生和当地学生的选择实际上是相反的。当然,KCL本身在科学研究和排名中确实很强,但是我们在结果中相遇。
第2名,被遗憾了的Bath
话说巴斯大学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被提及了。由于QS排名原因,这所学校常年被放置在100-200个位置后,就很久没有被关注到了。但是,在精英教学方面,巴斯实际上是一所无法绕开的学校。这个学校本土学生比较高,本土学生比例超过20%的英国大学就算高的了。而巴斯在这方面的权重还要更高点,已经超过35%了。
为什么巴斯的当地学生如此坚挺?还有几个核心原因。首先,当地学生还非常重视职业计划。至少可以保证在毕业后找到工作,对吧?这是中国学生和当地学生都会考虑的事情。像巴斯这样的学校与当地市场密切相关,并特别注意职业计划和准备。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同比92%,仅次于IC的95%。该数据高于平均水平73%。因此,为了好的工作,许多当地学生也会选择巴斯。这所学校会有许多三明治课程,就前几年正常入读,最后一年带薪实习这种。 它为学生提供了找到工作的机会。实际上,国际学生也可以考虑这个因素,尤其是那些想留下的学生。
第二,当地学生在意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学生满意度。与美国中国学生不同,他们不太在意这一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获得学位后返回中国,他们不会在那长时间生活。当地学生特别关心这些氛围感的东西,巴斯是相对走精英教学的学校,因此教师团队和师资比列的比例非常和谐,不会出现那种踢皮球有事找不到人的情况。学校的风格与LSE这样的学校的风格非常相似。例如,在一门课程中,核心导师今年无法上课,因此他们果断地停止了今年招生,绝不找人替补。不要糊弄学生。这种交付能力是许多综合大学无法做到的。
三就是巴斯本身属于旅游重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小镇,而且当地知名度非常高。巴斯的风景美如画,而且很英伦,快节奏的人都能被治愈,从而把节奏放慢。巴斯这所学校是更具生活感,可以无形中减少人的压力的。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巴斯随着在qs排名上上不去,毕竟不是综合学校,人家强势的是管院,是口译等方向。但抛开qs,巴斯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很稳的,比如影响学校权重的REF排名,这种涉及到当地教育部给大学拨款的排名,无数师资都会去看的一个榜单,巴斯的综合实力在这方面没输过。
所以,对于当地学生来说,巴斯就是好学校,没折扣的那种,本土的各种榜单,无论是前面说的ref排名还是cug排名还是THE的泰晤士排名,这个学校都是前10序列的那种。学校真不差,而且几乎很少有留学生差评。巴斯是属于因为qs排名而被耽误的那种学校。但本土学生的偏好依旧没有变。
除了这种偏综合的学校,很多专业类学校,比如很多艺术学校,像RCM啊,UAL啊本土学生比例也是很高的。尤其是表演,作曲,指挥这类的专业,本土学生报名比例都高。有些读这种小众专业方向的学生,常年就没有反向留学的困恼,基本很多都嫌弃可能中国学生太少了,一个班里面有的就1-2个中国学生,少的就可能只有一个,有点太悲凉的既视感。
其实是横向纵向的对比下来,可以看到的是本土学生含量高,还是中国学生含量高。都取决于留学生的需求,如果你的需求就是为了刷一个好学校,回国就业为主,那你参考qs排名没毛病。但如果你只是想体验下英国学习生活,并没那么多想法,这类型的学校会更让你满意。还有就是那种有想法留在英国的,想彻底逃离中国学生思维圈子的,这类型的学校也更容易满足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