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与中国双边关系综合报告:
一、政治与外交关系
关系定位与高层互动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自2014年建立以来,双边关系持续深化。2025年6月,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就任后首次访华,与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强会谈,双方发布《联合成果声明》,确认将推动第二
个十年合作升级。
核心共识:新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TD”;双方承诺通过平等对话管控分歧,并在气候变化、多边贸易等领域加强协调。
机制化合作框架
建立外交、经贸、农业等部长级定期对话机制,并拓展至太平洋事务、人权等敏感领域。
2025年签署11项合作文件,涵盖海关便利化(如上海-奥克兰机场贸易效率提升)、食品安全(鹿茸输华检疫)、气候变化合作等。
二、经贸合作:自贸协定驱动共赢
贸易规模与结构
中国连续11年为新西兰最大货物出口目的地,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382.6亿新元(约1434亿人民币),占新总出口20.6%。
关键领域依存度:
乳制品:31%出口至中国(2024年);
木材:61%出口至中国;
肉类:24%出口至中国。
就业贡献:对华贸易支撑新西兰超10万个就业岗位。
自贸协定升级红利
中新自贸协定(2008生效):中国与发达国家全面自贸协定。2022年升级议定书新增环境服务、航空运输等22个领域市场准入。
零关税覆盖:2024年起,新西兰98%输华产品免关税(如乳制品全面免税)。
增长动能:2025年一季度新西兰对华出口同比增12.5%,乳制品出口激增40.8%。
企业信心与市场拓展
超90%新西兰在华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66%预期2025年营收增长。
战略下沉:62%企业计划拓展中国二线城市(如46%聚焦成都),挖掘成渝城市群消费潜力。
三、人文与社会纽带
教育与旅游互惠
教育:中国稳居新西兰最大留学生来源国(2024年占比34%,约2.5万人)。
旅游:
中国为新西兰第三大游客来源国(2025年3月前12个月达24.83万人次),人均消费6450新元居首位;
签证便利化:中国对新西兰公民单方面免签(2024年11月起);新西兰取消中国公民过境签要求(2025年11月生效)。
地方与文化交流
友城网络:42对姐妹城市,2025年第三届中新市长论坛(成都)吸引22个城市参与。
文化符号:猕猴桃(原产中国)经新西兰培育成“Kiwifruit”,象征两国创新合作;路易·艾黎精神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交流。
四、挑战与前瞻
外部平衡压力
新西兰需协调“五眼联盟”安全依赖(如AUKUS)与对华经济依存度,83%民众仍视中国为最重要合作伙伴。
新兴领域合作方向
短期重点:推进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深化绿色技术(如气候变化合作安排)、跨境电商。
长期战略:
支持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对接“中国高质量发展”与“新西兰生产力提升计划”,拓展新能源、数字技术应用。
结语
中新关系以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成为不同制度国家协同发展的典范。政治互信巩固、经济高度互补(年均14.1%出口增速)、人文根基深厚(180年华人移民史)为双边关系提供韧性。
来需在复杂国际形势下强化“求同存异”共识,通过APEC(2026年中国主办)、RCEP等多边框架深化区域一体化,为亚太稳定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