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计划赴英留学的学子来说,"能否在同一所大学申请多个专业"是高频疑问。根据英国Top100院校的最新政策,答案因校而异,但总体遵循"有限开放"原则。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申请数据,为你拆解各校政策与实操建议。
一、允许申请2个专业的院校:需注意优先级与材料差异
1.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作为社科领域学府,LSE允许学生同时提交2个专业申请,但需在系统中明确标注一志愿和第二志愿。若一志愿被拒,系统会自动审理第二志愿;若两志愿均被拒,还可补申1个专业。关键限制:两份申请需提交完全不同的个人陈述(PS),且内容需高度匹配专业课程设计。例如,申请"国际关系"与"发展研究"时,PS需分别突出国际政治理论素养与区域发展案例分析能力。
2. 帝国理工学院(IC)
商学院实行"双轨制":
- 若一志愿为金融类项目(如Finance、Investment & Wealth Management),第二志愿仅能从其他金融类专业中选择;
- 若一志愿为非金融专业(如管理、商业分析),则不可申请第二志愿。
材料要求:两份申请共用成绩单与推荐信,但PS需分别阐述与两个专业的匹配度。例如,申请"金融工程"与"数学金融"时,需在PS中强调量化建模能力与金融衍生品知识。
3. 伦敦大学学院(UCL)
自2022年起,UCL规定每个申请季最多提交2个硕士专业申请,且需分别支付申请费(约£90-£150/专业)。若两专业均获录取,仅能选择1个注册。特殊案例:法学院LLM专业中,General方向与Specialism方向不可同时申请;Specialism方向可多选,但需保持相关性(如国际商法与欧盟法可兼报,但不可兼报知识产权法与刑事法)。
二、无数量限制但需谨慎操作的院校:材料定制与成本考量
1. 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
这三所院校不限制申请专业数量,但建议每校申请不超过2个专业。原因如下:
- 材料成本:每个专业需单独准备PS、推荐信等材料,以曼大为例,申请"商业分析"与"项目管理"时,PS需分别突出数据分析能力与团队协作经验;
- 经济成本:申请费通常为£50-£75/专业,若申请3个专业,费用将达£150-£225;
- 录取风险:校方可能质疑申请动机,尤其是跨度大的专业组合(如同时申请"计算机科学"与"教育学")。
2.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两校均不限制申请专业数量,但需注意:
- 笔试差异:牛津医学专业笔试从BMAT调整为UCAT,剑桥自然科学专业需考NSAA;
- 时间冲突:牛津部分专业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剑桥为12月,需合理规划申请节奏。
三、明确限制申请数量的院校:华威WMG学院的"独申制"
华威大学WMG学院
该学院实行"一申终审"制:若首次申请被拒,不可再申请同学院其他专业。例如,申请"工程管理"被拒后,无法再申请"供应链管理"。破解策略:若目标为WMG学院,建议优先申请竞争相对较低的专业(如"网络安全"),待获录取后再通过校内转专业申请热门项目。
四、申请策略建议:精准定位优于广撒网
- 背景匹配优先:985/211院校学生(均分85+)可尝试冲G5院校的2个相关专业;双非院校学生(均分88+)建议选择1所目标院校+1所保底院校。
- 材料差异化:若申请同一学院的两个专业,PS需突出不同侧重点。例如,申请UCL"教育领导力"与"教育技术"时,前者可强调管理案例,后者需展示编程技能。
- 时间管理:滚动录取专业(如IC商学院)需在开放后3个月内提交;分轮次录取专业(如爱丁堡商学院)需关注首轮截止日期(通常为10月)。
结语:理性选择,提升录取率
英国大学申请本质是"精准匹配"游戏。数据显示,同时申请2个专业的学生,若材料高度定制化,录取率比单申学生高18%;但若材料雷同,录取率反而下降12%。建议通过院校官网、招生办邮件确认专业政策,结合自身背景(如GPA、实习、科研)制定申请清单,让每一份申请材料都成为打动招生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