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州大学(UC)系统正式公布2025年秋季本科录取数据,显示申请人数、录取总量及整体录取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扩招信号明显。本年度UC系统共收到205,348份新生申请,最终发放149,368份录取通知书,较去年增加12,370人,录取率从66%提升至73%。这一变化既反映了UC系统对多元化生源的持续追求,也透露出其在财政压力与入学不确定性下的策略调整。
一、整体录取趋势:扩招与多元化并行
生源分布三足鼎立
- 加州本地学生:录取人数达100,947人,同比增长7%,录取率从70%升至77%。由于州内申请者享有优先权,这一数据更多体现政策倾斜而非竞争强度变化。
- 美国其他州学生:录取26,191人,增幅9%,录取率61.9%,显示UC系统对本土非加州学生的吸引力稳步提升。
- 国际学生:录取22,230人,同比激增17%,录取率69.2%。尽管整体录取率看似乐观,但分校间差异显著,热门校区竞争依然白热化。
六所分校申请量破十万
UCLA、UCB、UCSD、UCD、UCI、UCSB六所校区申请人数均突破十万大关,其中UCLA以超14万份申请蝉联“最热门校区”称号,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二、分校国际生录取深度剖析
UC Berkeley:精英化路线下的“严进严出”
- 国际生申请量:24,020人
- 录取人数:约1,463人
- 录取率:6.1%
作为UC系统学术标杆,伯克利对国际生录取极为严苛。尽管整体录取率提升至73%,但其国际生录取率不足系统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该校优先保障加州本地生源,国际生占比长期低于5%。对于申请者而言,高标化成绩(如GPA 3.9+、TOEFL 110+)仅是基础,突出的科研经历或竞赛奖项才是突破重围的关键。
UCLA:高申请量与低录取率的“冰火两重天”
- 国际生录取率预估:6%-7%
- 2025年国际申请总量或突破24,000人
- 录取名额变化有限,竞争压力持续加剧
UCLA连续多年蝉联UC系统申请量冠 军,其国际生录取呈现“高门槛、高要求”特征。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入学国际生平均TOEFL成绩达114分,GPA 3.96,远超加州本地学生标准。该校在工程、影视制作等领域的全球声誉,使其成为国际申请者的“必争之地”,但每年仅约6%的录取率让多数人望而却步。
UC Davis:国际生友好的“潜力股”
- 国际生录取率:57.1%
- 国际生占比超25%,录取政策相对包容
Davis在UC系统中以“高录取率”和“强农业/生命科学资源”著称。其国际生录取规模在系统内名列前茅,且对GPA 3.5+、标化成绩达标的申请者较为友好。对于希望以UC为跳板、同时规避过度竞争的学生而言,Davis是兼具学术实力与录取机会的理性选择。
UC Irvine:平衡学术与规模的“中坚力量”
- 国际生录取率:42.8%
- STEM领域录取优势明显
Irvine的国际生录取率显著高于伯克利和UCLA,但低于Davis。该校通过扩大国际生规模(占比26%)来缓解财政压力,同时保持学术选拔标准。对于GPA 3.7+、有科研或实习经历的申请者,Irvine提供了“冲 刺UC系统”的合理选项,尤其在计算机科学、工程等热门专业上竞争力突出。
UC San Diego:STEM申请者的“黄金通道”
- 国际生录取率:30.6%
- 国际生占比19%,STEM专业录取机会较多
San Diego凭借毗邻硅谷的地理优势和强大的科研实力,成为国际生的热门选择。尽管录取率低于Davis和Irvine,但其对STEM领域申请者的偏好明显。该校工程学院和生物科学专业的国际生录取名额相对充裕,建议有相关背景的申请者重点考虑。
UCSB:多元化与开放性的“后起之秀”
- 国际生录取率:48.1%
- 国际生占比21%,覆盖超100个国家
UCSB以“高录取开放性”在UC系统中脱颖而出,其国际生录取率仅次于Davis。该校在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实力强劲,同时提供丰富的跨学科研究机会。对于追求研究型大学体验、且希望获得较高录取概率的学生,UCSB是兼具性价比与学术声誉的理想选择。
三、2026Fall申请策略:早规划、强背景、精定位
面对UC系统扩招与竞争并存的局面,2026Fall申请者需注意以下三点:
- 提前布局核心指标:GPA需稳定在3.8以上,选修高阶课程(如AP/IB)以体现学术潜力;
- 打造差异化背景:通过科研、竞赛、实习等活动突出个人特色,避免“标准化成绩内卷”;
- 分校与专业精准匹配: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冲 刺校”“匹配校”和“保底校”,例如:
- 学术强者:优先冲 刺UCB、UCLA的理工科或商科;
- 均衡型选手:关注UCSD、UCI的STEM专业或UCSB的跨学科项目;
- 背景稍弱者:可将Davis作为重点目标,同时考虑UC Riverside等录取率更高的校区。
结语:扩招不等于“躺赢”,理性规划仍是关键
UC系统2025Fall的录取数据释放了积极信号,但热门校区的竞争强度并未因扩招而显著降低。对于国际申请者而言,既要抓住整体名额增加的机遇,也需清醒认识到分校间的差异化录取策略。唯有结合自身实力与目标校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申请方案,方能在UC系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