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国香港大力推进人才引进,不少内地人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到港读书、就业。
港府透露,截至2025年6月,各类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接近50万份申请,其中近33万份已获批准,已有近22万人才及其家属抵港!
特别是“高才通计划”,已有超过10.8万份申请获批。
然而,通过各类人才计划来港的受养人子女引发了“考试移民”的争议。根据以往政策,这些子女能直接享受“本地生”的教育福利。
关于“香港本地生定义”的争议终于尘埃落定!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针对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即高等教育)学额及申请资格的重要修订。
受政策影响最大的是人才引进计划的受养人子女,即受养子女必须在港居住满两年才能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的学额!
也就是说,像高才通等人才计划来港的,他们18岁以下的孩子想要享受“本地生”待遇读香港院校的本科等高等教育学位,必须在香港居住满两年。
香港重新定义“本地生”
政府发言人称,一部分通过人才引进计划进入香港的人士的子女并没有来香港居住,却以本地学生身份申请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政府资助学额,这将导致本地永久居民的子女升学名额受到影响。
因此,香港政府正式公布修订相关政策。
住满两年才能享受本地生学费
首先,受政策影响最大的是人才引进计划的受养人子女,即受养子女必须在港居住满两年才能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的学额!
如果是之前的政策,通过人才计划来港的人才受养人子女,只要未满18岁,均视为本地生。
他们能够以自修生报读文凭试,并以“本地生”身份报读香港本地的大学。不仅录取机会大大增加,学费也便宜了接近80%。
政策修订后,受养子女必须在港居住满两年才能享受本地生的学费优惠。
此外,针对人才引进计划的人士,港府修订设立两个学费类别。
设立两个学费类别
一是获资助的学费。明确拥有香港永居、单程证、受养人签/进入许可等文件的人能够获资助学费,是符合资格申请副学士、学士学位及研究院修课课程的政府资助学额的。
二是不获资助的学费,这类人士可以申请报读政府资助的相关课程,但需要缴付不获资助的学费。
也就是说,持有全职工作签证、工作许可证或各项入境计划下的签注的人士,将不再享受本地生学费的资格。
在港居住两年的证明要求
就这个在港居住的规定,如果要申请一年学士学位课程的政府资助学额,申请人必须提交以下证明:
必须提供证明,显示自己在计至所修读课程开课当年的五月三十一日为止的两年期内以全日制学生身份于本港开办正规课程的学校就读;
不能提供上述所说证明的申请人,可向入境处付费中领涵盖该段两年期的出入境记录证明,以显示申请人在该段两年期内,每年不多于90天不在香港
不仅学士学位课程是这样,其他政府资助专上课程的学额,包括教资会资助大学的副学位、高年级学士学位及研究院修课课程的政府资助学额,相关院校在审批有关申请时,也会采取类似以上的做法。
不过以上有关修订不是立即实施,而是设立了过渡安排:在2027/28学年(申请周期于2026年10月开始)的居港规定设为一年,2028/29学年开始才实行两年的居港规定。
港府强调,未来也会统一调整一些奖学金和资助计划的申请规则。这些计划(比如“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本地研究生免学费计划”、“指定专业课程资助计划”和“自资学士学位课程资助计划”)原本是根据“本地学生”和“非本地学生”的身份来设定资格的。调整后,所有这类计划在判断学生身份和发放资助时,会使用相同、一致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