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科研深度+学术延续性
学生背景
-
本科:某双非医科大学,药学专业
-
均分:87%(专业前10%)
-
语言:雅思6.5(6.0)
-
软实力:
-
两年实验室经历:参与学校导师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项目,负责细胞实验部分;
-
论文:以第三作者身份在普通期刊发表一篇相关论文;
-
实习:1段三甲医院药剂科实习(侧重临床药学观察)。
-
申请策略
-
定位匹配专业:
-
主申药物发现(Drug Discovery)、药理(Pharmacology)、医药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等研究型方向。
-
目标院校:UCL(QS 9)、曼彻斯特大学(QS 32)、布里斯托大学(QS 55)、格拉斯哥大学(QS 76)。
注:布里斯托、格拉斯哥实际录取门槛对高均分双非较友好,且药学实力强。
-
-
文书核心逻辑:
-
聚焦科研持续性:PS详细描述实验室项目(技术方法、个人贡献、解决的具体问题),串联论文成果,说明对药物研发路径的理解;
-
学术动机延伸:结合医院实习中观察到的临床需求(如某类药物短缺),提出想通过硕士研究探索新药开发的兴趣;
-
课程匹配度:列举本科相关高分课程(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强调方法论基础。
-
-
推荐信重点:
-
实验室导师强调其独立操作能力与科研严谨性;
-
专业课教授突出学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录取结果
-
✅ 曼彻斯特大学 MSc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
✅ 布里斯托大学 MSc Pharmacology
-
❌ UC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竞争激烈)
-
✅ 格拉斯哥大学 MSc Clinical Pharmacology
关键点
-
科研经历具象化:实验室细节+论文佐证,抵消双非背景疑虑;
-
职业目标清晰:将实习观察与科研方向结合,展现连贯学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