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6年起,英国本科申请系统(UCAS)原有的“自由书写型”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将全面替换为结构化问题问答的形式。
改革后的申请文书将由三个核心问题组成,总字数不变(4000字符),但写作更有逻辑、更公平,也更便于高校审阅。
改革后的三个关键问题
1️⃣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this course or subject?
你为什么想学这个专业?
-
核心考察点:动机是否真实、有思考深度
-
写法建议:
-
结合个人经历或观察(如身边人的故事、社会问题、亲身体验);
-
强调兴趣产生的过程,不要只是“我一直喜欢这个专业”;
-
提及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或实现的目标,表达长期愿景。
-
2️⃣ How have your qualifications and studies helped you to prepare for this course or subject?
你的学术课程和学习经历是如何为该专业做准备的?
-
核心考察点:学术准备是否扎实、相关性强
-
写法建议:
-
指出你在哪些课程中获得了对该专业有用的技能或思维方式;
-
举例说明你如何从学术项目、竞赛、研究任务中发展出专业所需能力;
-
适当提及荣誉或成果(如考试奖项、奥林匹克竞赛等)
-
3️⃣ What else have you done to prepare outside of education, and why are these experiences useful?
在课外你做了哪些准备?这些经历为什么对你有帮助?
-
核心考察点:课外探索是否积极、反思是否深入
-
写法建议:
-
包括实习、志愿者活动、夏校、讲座、个人项目等;
-
关键不在“经历有多高级”,而在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
说明这些经历如何提升了你的理解、动机或技能储备。
-
改革带来的三大利好
-
更有指向性,不再迷茫落笔难
结构化提问让学生知道每部分该说什么,尤其对非英语母语者更友好。 -
更公平地展示潜力
重点在真实经历和思考,而非文笔包装,更容易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化准备。 -
更利于高校比较申请人
学校可以横向评估动机、准备度与课外探索,有利于精准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