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的背景和历史介绍:
- 成立背景
- 高等教育需求增长:20 世纪中叶,马来西亚经济逐步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渴望也愈发强烈,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等教育机构来满足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3。
- 推动马来语发展:当时马来语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相对有限,为了提升马来语的地位,使其成为学术和行政语言,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建立一所使用马来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大学,以促进马来语在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23。
- 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为了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进步,马来西亚政府意识到需要建立更多的公立大学,培养大量本土人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4。
- 发展历史
- 初创阶段(1970年-1977 年):1970 年 5 月 18 日,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正式成立,最初只有三个学院,在吉隆坡 Lembah Pantai 开始运营。1974 年,在沙巴的 Papar 的 Kebun Kawang 建立了沙巴 UKM 校区2。
- 扩张阶段(1977年-1996 年):1977 年,班吉的主校区开始运营,占地 1096.29 公顷,可容纳九个学院和十一个研究机构。1980 年,科学与自然资源学院迁至哥打京那巴鲁的武吉巴东,1990 年又与发展科学学院一起迁至斗亚兰的孟加塔尔。随着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于 1994 年成立,沙巴 UKM 校区于 1996 年正式关闭,相关学院搬回雪兰莪州万宜的主校区2。
- 成熟发展阶段(1996 年 - 至今):学校不断发展壮大,陆续成立了多个学院和研究机构,学科专业日益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一所拥有 13 个学院、13 个卓越研究机构和两个商业实体(UKM Holdings 有限公司和 UKM 技术私人有限公司)的综合性大学。2006 年,被选为马来西亚研究型大学之一,并获得总理质量奖;2010 年获得自我认证地位;2012 年 1 月获得自治大学地位。2011 年,学校将中文官方名字改为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
二,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的院系和专业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共有 13 个学院,开设了文、理、工、商、医科等各类专业,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12。以下是其主要院系及部分专业介绍2:
- 社会与人文科学学部:设有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工作、发展科学、传媒学、英语语言研究、英语语言学、马来语语言研究等专业。
- 科学技术学院:包含海洋科学、生物、数学、统计、环境科学、物理、化学、地质学、核科学、材料科学、油脂化学、纳米科学等专业。
- 经济与管理学院:主要专业为工商管理。其经济学专业,管理方向的专业是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中排名靠前的教学专业1。
- 民族宗教研究学院:专业有神学与哲学、阿拉伯研究和伊斯兰文明、伊斯兰传教士和领导研究。
- 综合卫生科学学院:设有生物医学、眼科、耳科、喉科、诊断成像及放射治疗等专业。
- 法学院:仅设法学专业。
- 教育学院:有体育与运动、特殊教育、对外英语教育等专业。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包含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开发、多媒体系统开发)等专业。
- 药剂学院:具体专业未详细公布,通常会涉及药学相关领域,如药剂学、药理学等。
此外,学校还设有研究院,包含燃料电池研究所、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微工程与纳米电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其优势专业有医学、电子工程、化学工程、马来语研究和东南亚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