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学身份与学费变化
本地生身份优势延续
持香港身份证(含优才/高才受养人签证)的学生归属“本地生”类别,可参与港校80%本科名额分配,学费约4.2万港币/年。
学费梯度调整(2026年起)
-
居住≥3年:维持本地生学费标准
-
居住不足3年:学费上调至7.5万-8万港币/年
-
非本地生:STEM专业约21.8万港币/年,非STEM约19.8万港币/年
过渡期灵活安排
2025年9月前公布细则,高中阶段赴港学生(如中五/中六)可享受缓冲政策。
二、升学通道拓宽
录取名额增加
政府资助院校(如港大、港中文等八大)非本地生限额从20%升至40%,内地生录取机会提升。
职专留港计划(VPAS)扩容
-
新增环境保育、健康护理等7个技术行业,覆盖12个行业34门课程
-
完成VTC高级文凭课程可留港1年求职,从事对口行业即可续签
副学位跨境互认推进
试点内地与香港副学位资历互认,增强跨境就业竞争力。
三、奖学金与经济支持
政府资助力度加大
-
“一带一路奖学金”名额增加50%
-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增至400个/年
-
注资10亿港元扩大覆盖范围
四、住宿与生活贴士
新增宿位计划
2027年前新增1.35万个大学宿位,推行"城中学舍计划"改造商用空间为宿舍(双人间月租约6k-9k港币)。
校外租房提示
热门校区周边房源紧张,建议提前4-5个月准备,注意核实中介信息。
五、在港发展与就业
兼职政策调整
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可参与兼职工作(试行两年),积累本地职场经验。
职专生就业路径
VPAS毕业生可直接进入香港紧缺技术岗位(如AI、智能制造),起薪具备竞争力。
大湾区就业衔接
参与计划毕业生月薪可达2.5万-4万港币,同步对接内地职业资源。
提示:2025年-2026年为本地生政策过渡关键期,建议结合自身情况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