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行前会 | 留英安全指南:出发前务必收藏!-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于润>日志>留英行前会 | 留英安全指南:出发前务必收藏!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于润

于润

欧亚中心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青岛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于润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留英行前会 | 留英安全指南:出发前务必收藏!

    • 英国中学
    • 留学新闻
    2025-07-26

    护照现金别乱放

    小心出发更安心

    1. 护照、银行卡和录取通知等重要材料,建议在打包时就做好分区管理。原件、复印件分开保存,一份随身携带,一份放托运箱中,以防万一。

     

    2. 银行卡应贴身携带,使用带拉链的口袋或防盗包尤佳。若出现丢失或盗用的情况,应一时间联系发卡银行冻结账户,并报案存档。

     

    3. 建议仅携带少量英镑现金(200–250镑),用于抵达初期交通、餐饮等日常支出,避免携带大量现金带来安全隐患。

    护照丢了怎么办?

    这份补办流程请收好

    1. 若护照丢失,请立即报警获取报案编号。

     

    2. 尽快联系中国驻英使馆申请补办护照,提交资料需完整准确,可提前保存电子档照片以备不时之需。

     

     

    日常出行安全

    以及人身安全防范

    1. 出门在外,避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以及贵重物品。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务必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

     

    2. 避免在夜间独自出行,如需出行尽量结伴而行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日常出行,尤其是步行时,尽量选择人多的路线,避免走偏僻的小巷或穿过公园。

     

    3. 通常来说,校内/外学生宿舍的安保体系较为完善,是相对安全的住宿地点。如果是通过中介在外租房,一定要和中介确认钥匙管理的安全性。

     

    4. 如果住所钥匙不慎丢失,一定要一时间联系学生公寓管理处、租房中介或者房东,为住处更换门锁。

     

    5. 如果在外租房,出门前注意反复检查房屋门锁及防盗系统等。

     

    6. 对于前来敲门自称是某某公司的陌生人,可以通过致电其公司的方法来核验身份,如果无法确认来人身份,则不要开门。

    信“银行客服”

    警惕电信诈骗

    1.警惕陌生电话和邮件:尤其是要求你提供个人、银行或账户信息的。

     

    2. 勿私下换汇: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联系私下换汇,不仅存在资金被骗风险,也触犯法律法规。

    3. 防范虚拟货币交易风险:认清虚拟货币的本质,虚拟货币投资和交易不受保护,极易被骗,造成财产损失。 

    4. 勿通过非正规渠道租房:租房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通过正规合法的中介渠道签订租赁合同。 

    5. 避免轻信陌生链接:不随便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附件,谨防钓鱼网站。

     

    6. 警惕“未取快递”:在英国,快递公司一般情况下会通过信件、邮件或短信等渠道发送投递追踪信息,不会通过电话进行主动联系,更不会在没有发送投递追踪信息的前提下,就声称有包裹没有领取。

     

    7. 防范虚假使馆电话: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领事联系电话公布在官方网站上,除官方电话外,一律不可相信。如果发现有冒充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进行电话诈骗的行为,可以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进行举报。

    晒留英生活”需边界

    注意隐私安全防护

    1, 不要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自己的家庭住址、就读学校、银行卡号或签证文件等敏感信息。

     

    2. 谨慎处理陌生人发来的添加请求、视频链接或压缩文件,可能含有病毒或勒索软件。

     

    3. 若遭遇网络骚扰或隐私泄露,请尽快截图保存证据,停止回应并向校方或警方举报,英国警方可提供数字取证与后续支持。

    情绪低落怎么办?

    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1. 留学初期难免经历孤独、焦虑或适应问题,主动倾诉和求助是成熟的表现。英国大学普遍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多语言支持等服务。

     

    2. 建议定期与导师、朋友或父母沟通,在学业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不压抑情绪、不“硬扛”。

     

    3. 若在校园内遭遇语言歧视、排挤或不当言语,请记录下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和人员信息,并向国际学生办公室、导师或学生会寻求帮助。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于润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于润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