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S 已正式发布 2025 申请季的最终数据,这份新鲜出炉的报告不仅宣告着该申请季放榜季的落幕,也带来了诸多关键信息:中国大陆申请人数暴涨至 33,870 人,创下 12 年来新高;专业领域呈现明显变化,工科上位,商科热度减退,计算机热潮也有所退潮……
申请人数多就意味着机会更多?事实并非如此!多所名校反而在 “收紧门槛”,通过增加笔试、提高要求、设置限额等方式提升申请难度。如今,热门专业迎来大洗牌,申请策略也需随之调整,竞争的焦点不再仅仅是分数,更涵盖准备节奏与背景建设。这些数据背后,凸显出一个愈发明显的趋势:英国本科申请并非单纯变难,而是更考验精细化准备、更早启动规划以及综合能力的展现。
通常来说,UCAS 每个申请季会公布三个节点的申请数据,分别是 10 月 16 日的牛剑及医学类相关专业数据、1 月 31 日的常规申请数据,以及 6 月 30 日的放榜季末数据。而此次发布的正是最后一个节点的数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解读这份报告。
英本申请总数上涨
据 UCAS 最新数据,2025 年英国本科申请总人次达 665,070 份,较 2024 年同期的 656,760 人增加 8,310 人,涨幅约 1.27%。
这一数据标志着英本申请在连续两年下滑后终于迎来回暖,而增长动力来自本土生与国际生的共同回升:英国本土申请人同比增加 5,310 人,国际生申请数达 138,460 人(其中非欧盟申请人达 117,030 人,创 12 年来新高)。
这种回升或许是对去年大幅下降的修复性反弹,但也再次提醒大家:英本赛道的竞争正变得愈发激烈。
事实上,在经历脱欧、签证收紧等压力测试后,英国高等教育依然是全球学生青睐的本科留学目的地之一,其 “学术含金量” 和 “就业路径优势” 仍具有强大吸引力。这一切,都在这份最新数据中得到了清晰印证。
欧盟申请人数趋稳:
2025申请季,欧盟学生共递交21,430份申请,仅较上年微降约40份,降幅极为有限。自英国脱欧以来,学费成本显著提高,持续影响欧盟学生的申请积极性。尽管申请总量仍在下降,但下降速度已明显放缓。分析认为,未来欧盟申请量有望稳定在2万份左右的水平。
非欧盟申请量强势反弹
本申请季非欧盟学生申请总量达117,030份,较去年同期的114,000份增长3,030份。这一显著增量成功扭转了往年小幅下滑的趋势,也意味着申请者面临的竞争压力明显加剧。
国际申请地域格局透视(2025 UCAS数据)
TOP yi 中国大陆
以33,870份申请创12年新高,较上一申请季(30,860份)净增3,010份,同比增长率达9.75%——该增幅不仅达到去年增量(160份)的19倍,更显著超越国际生整体增长水平。作为非欧盟地区最大生源国,其申请体量背后折射出两大现象:人均5校的申请策略催生数万高净值家庭的决策,以及留学低龄化进程的加速。
TOP 2 印度
本季申请量回落至11,310份(去年同期12,750份),虽总量保持第二,但下行趋势值得关注。
TOP 3 美国:增量显著跃居第三
申请量实现7,930份的历史突破,较去年(6,960份)增长近千份,增速达14.4%。
不过,申请人数的增长并未带来录取率的同步上升,反而有多所大学悄悄抬高了门槛:剑桥大学要求中国考生仅能参加 10 月的 ESAT/TMUA 特定场次考试;UCL、LSE 等高校的热门专业新增了 TMUA 笔试要求;帝国理工部分专业的 IB 成绩要求提升至 39 分。
工科热度持续攀升
对比 2024 与 2025 年的 UCAS 专业申请数据,专业选择上,传统热门的医学、商科、社会科学依旧保持较高关注度,但三者的排名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工程与技术专业成功超越社会科学,首次跻身国际学生 “第二热门专业”。该方向申请数增加 11,020 份,成为非欧盟国际学生的第二大热门选择,这一趋势与中国学生的学科优势高度契合。工科之所以能逆势上扬,跃居 “国际学生受欢迎专业 Top2”,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工程类职业长期位列英国技术移民紧缺列表,就业导向性强,毕业后更易实现留英、转签或移民;另一方面,中国学生在数理基础上的优势明显,工科自然成为不少人的优选。
计算机专业申请量连续第二年下滑,减少 2,940 份,成为理工科中少数降幅较大的领域。这背后可能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市场趋于饱和,计算机类岗位竞争激烈且签证政策不稳定;二是工科在人工智能、可持续能源、新材料等方向的需求更显 “刚需”。
商科在经历连续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25 年申请份数为 93,980 份,较上年减少 690 份,似乎也开始 “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