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美国参议院以52票赞成、47票反对的微弱优势,确认Joseph Edlow出任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局长。这是Edlow继2019到2020年短暂担任代理局长后,再次回到移民体系权力中心,而这也让很多人对申请美签以及移民更加担忧。
Joseph Edlow上一次担任USCIS局长是在特朗普上一任期,其在任时就积极推动和落实特朗普收紧移民管理的政策,并推出了 H-1B“一人一抽”的实名抽签制度。此次重新走马上任,外界普遍认为其将会把移民政策收的更紧。
Edlow在2019年就曾公开称OPT“扭曲了劳动力市场”,因此他也一直主张取消该项目。尽管取消OPT需要国会立法,但行政层面仍可“变相缩水”,例如通过拖慢OPT审批进度、缩小可申请专业范围、提高申请门槛等限制OPT申请。
国际教育协会(IIE)统计,2024/25学年持F-1签证的中国大陆学生约29万人,其中七成依赖OPT衔接H-1B。一旦OPT被卡,毕业即回国的概率将陡增。而预料之中的是,USCIS目前已正式通知,FY 2026的H1B的申请已达到上限,今年将不会有第二轮抽签。
今年H1B的抽签结果,最终数据表面看起来好像还不错,实则不然。通过USCIS(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给出的2026财年H1B抽签结果,总结三组关键数据:
Cap fiscal year | Total registrations | Eligible registrations | ER for beneficiaries with no other eligible registrations | ER for beneficiaries with multiple eligible registrations | Selected registrations |
2021 | 274,231 | 269,424 | 241,299 | 28,125 | 124,415 |
2022 | 308,613 | 301,447 | 211,304 | 90,143 | 131,924 |
2023 | 483,927 | 474,421 | 309,241 | 165,180 | 127,600 |
2024 | 780,884 | 758,994 | 350,103 | 408,891 | 188,400 |
2025 | 479,953 | 470,342 | 423,028 | 47,314 | 135,137 |
2026 | 358,737 | 343,981 | 336,153 | 7,828 | 120,141 |
总递交量358,737份,有效注册343,981份,为三年来最低;
多重注册(同一人用多份Offer抽签)仅7,828份,较去年骤降98%;
中签率34.9%,系“一人一抽”(Beneficiary-centric)新规首年成效。
抽签费亦从10美元暴涨至215美元,变相打击“外包代抽”。值得注意的是,USCIS已明确今年不再进行第二轮抽签,意味着未中签者只能等待明年或转换身份。
在法律层面,OPT改革需走《联邦公报》公示—意见征集—最终规则流程, 2026年春生效。若2026年中期选举民主党夺回参院,可尝试用拨款法案冻结OPT新规。短期看,2025到2027三学年将成为留学生身份路径最狭窄的窗口期。
三大关键趋势解读(供参考)
1、中签率显著提升
2026财年总注册数358,737份,其中有效注册数343,981份,中签120,141人,2026财年的一轮H1B中签率创近四年新高,达到35%,比2025财年的29%提高了6个百分点。
有效注册数和首次抽中数量都比2025财年减少,主要原因是移民局实行“H-1B 一人一抽” 制度,避免了同一受益人被多个雇主注册而多次参与抽签的情况,使得注册数据更真实反映市场需求,抑制了 “一人多抽” 的投机行为,减少了重复注册量,进而导致总注册量和首轮抽取数量下降。
H1B 中签率提升,意味着毕业后留美工作的机会增加。选择美国读研,毕业后有更大概率通过 H1B 签证留在美国积累工作经验,丰富职业履历。
2、抽签制度更公平
每位申请人的平均注册数下降至1.01份,而去年为1.06份,显示出“一人多抽”现象已明显减少,抽签制度更为公平。
3、雇主支持意愿稳定增长
2025 年申请独立雇主数量约为 57,600 家,相比去年的52,700略有增加,有更多的雇主愿意为国际生提供H1B支持,雇主意愿稳定。
根据myvisajobs的数据统计,为国际生提供H1B最多的公司大多数是知名大型企业,且薪资水平亮眼。
科技领域:Amazon、Google、Microsoft、Meta、Intel 、Apple等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 EY、Deloitte
金融领域:J.P. Morgan
咨询行业: Accenture
想要顺利中签 H1B,提前规划也很关键。拥有 STEM OPT 资格的同学,若提前做好求职准备,可在硕士毕业前参与一次抽签,加上 OPT 及两年 STEM OPT 延期期间的三次抽签,理论上最多能有 “四抽” 机会。
对此,我们也给留学生朋友提出三点建议:
• 早抽签:研究生阶段即利用CPT期间让雇主提交H-1B,争取三次抽签机会;
• 双轨身份:同步准备加拿大EE或O-1A,降低“一签定生死”风险;
• 资料留痕:保存所有雇主邮件、项目文档,为可能的RFE或补件留证据。
总的来说,Edlow的回归标志着特朗普时代移民强硬路线的平替。OPT与H-1B不再是中国留学生理所当然的跳板,而是需要策略、成本与运气的综合博弈。凛冬已至,早做绸缪者方能在身份寒流中全身而退。
所以,大家在研究生阶段就要早早锁定实习或全职 Offer,尽早参与 H1B 抽签,提高中签概率。
建议同学们,抓住 H1B 中签率提升这一利好趋势,合理规划美国研究生申请。在留学准备期就做好职业探索和规划,从而选对专业,为未来留美工作乃至移民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