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框架更新显现包容倾向
二、技术人才面临更高要求
三、雇佣担保机制优化带来机遇
四、精准求职资源解析
五、行动建议与趋势展望
一、政策框架更新显现包容倾向
2025-26年度财政计划正式公布,随着现执政团队继续掌权,澳大利亚移民体系迎来新动向。新周期内将维持18.5万永久居留名额总量,但在分配方案上作出优化,特别向国际学生和专业领域工作者传递出友好讯息。
三、雇佣担保机制优化带来机遇(原第二部分提前)
雇佣担保类别签证在此次改革中备受瞩目,482签证额度从先前的36,825个增至44,000个,增幅接近20%,为海外学子创造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申请条件同步放宽:原需受雇于单一企业满两年的186永居转换要求,现调整为累计两年全职工作经验即可,此举有效缓解了应届毕业生和职业转换期申请者的就业焦虑。
二、技术人才面临更高要求(原第三部分)
与技术移民途径相比,雇佣担保渠道的优势更加显著。新规抬高了技术移民的收入基准线,信息技术、财务、建筑等热门领域的角逐日趋白热化。移民评分体系或将更新,单纯依靠教育背景已不易获得邀约,缺乏职场历练和语言特长的国际学生通过189类别实现移民的难度加大。
四、精准求职资源解析(原第四部分重组)
基础数据库参考:当局定期发布的《具备担保资质企业登记册》涵盖3000余家通过审核的本地机构,涉及数字经济、互联网科技、品牌传播、信息处理、建造等多个行业,包含不同规模的本土及国际企业。需注意的是,该登记仅表明企业资质,实际用人需求取决于其发展规划。
定制化名录价值:为提升求职效率,基于当地头部企业用人标准、教研团队实地考察及历史成功案例,编制了2025年度《澳大利亚担保雇主推荐手册》。该资料包含当前存在岗位空缺的认证企业、各专业领域适配岗位以及面向国际学生开放的职位信息,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五、行动建议与趋势展望(原第五部分)
最新政策导向显示,澳大利亚更青睐"具备职业能力"的申请群体。国际学生需要转变被动等待永久居留资格的传统思路,主动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提前锁定具备担保资质的雇主。行动时效与获得永居机会呈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