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春伊始,南昆士兰大学(UniSQ)春田校区迎来了两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们,他们在春田校区渡过了13周的快乐充实的访学时光。
国家留学基金委2025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第1批)设立南昆士兰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高效用水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两校高层领导及师生在2024年围绕水资源管理与调控、环境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水文模拟与预报等研究议题展开了汇报交流,并对作物真菌培养、机器人智能采摘、农作物供需关系、技术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学术探讨。
基于两校在科研创新,继续加强学术沟通与联系,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合作的大背景下,我们今年迎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他们在南昆大不仅参加了大学的语言课程,也体验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南昆士兰大学的工程与农业课程。让我们共同重温这段跨越南北半球的成长故事吧!
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们飞抵布里斯班国际机场,受到了南昆大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并将学生们送到热情友好的寄宿家庭,为期13周的学习与体验生活就这样拉开序幕了。
开学第1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子们沐浴着南昆士兰州的骄阳,沉浸在地道的澳式烧烤欢迎宴上,在美食与欢笑中,同学们消融了初来乍到的陌生感,所有人都期待着这段研学之旅。
本次参与研学团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已经保研的大四的同学们,因为南昆大的研学团有的放矢,不仅准备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英语能力,也为同学们请来南昆大院系的导师们,带领学生实地进行田野调查,让学生真正了解南昆士兰大学的治学严谨。
量身订制的专业学术课程
南昆大为西北农林大学的同学们量身定制专业英语课程,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打好基础。
难以忘记我们的海伦老师——一位年逾古稀、慈眉善目的奶奶,和她那一口标准和清晰的英式英语。海伦老师的课幽默风趣而精彩纷呈,有三个小时嘴不停歇的硬核口语课,有为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词汇量爆表的材料阅读课,有拿超长学术讲座当材料、令人倍感压力的听力课,也有费尽心血终于拿下的调查报告写作课......但无论我们表现如何,海伦老师总是一如既往的平和风趣、温文儒雅,不断鼓励和引导我们大胆表达。三个月的朝夕相处让团队里每一位同学的英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把同学们真正带入了英语世界的大门。
南昆大的老师针对澳洲定量或者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案、论文规划,提供专业的英语指导和训练。
南昆大结合农业峰会及访谈内容,引用澳洲农业与资源经济和科学局(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Sciences (ABARES))召开的Outlook 2025 农业及资源研讨会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讨论,了解澳洲农业和环境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习《精准农业与智能灌溉》《农业水土资源管理》《农业机器视觉应用》等农业工程和水利工程领域的专题报告,掌握了灌溉技术、农业机械和作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了澳大利亚在高效节水灌溉、旱区农业适应技术及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玛丽亚老师深入浅出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德约克老师分享的移动端机器视觉表型采集系统,杰姬老师的农业水足迹讲座和有趣的自制水量尺测浑浊度实验,约翰老师带我们认识植物病原微生物、重温显微镜的使用和革兰氏染色法……一堂堂精心设计、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令人受益匪浅。
校园参访
组织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们参观了南昆大图文巴校区最新的3D多光谱植物扫描设备以及配套的温室实验室。
田野调查
为了帮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了解研究课程的学习,南昆大为其安排了多段实践型田野调研机会, 其中3天2夜的田野调查访问活动无疑是其中的亮点。
学生们在南昆大国际学院院长Leon Proud的带领下,走访了位于昆士兰州西部和北部的葡萄种植庄园, 橄榄庄园、水库灌溉、花生农场、苜蓿草种植场、羊奶以及乳制品基地等一系列澳洲主要农业产品产地。了解不同种类澳洲主要农业产品的规模性栽培,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知识,对昆州东南部的农业有了最直观的印象。
此外同学们还亲自上手实践,进行了葡萄植株的修剪等栽培过程中必要的操作。不仅如此, 同学们还了解到了,无人机和AI等先进科技结合在葡萄栽培和实践领域的用途。
三天的时间里,曾担任该地区行政长官的里昂校长亲自担当我们的司机和向导,为我们细致地讲解该地区的自然禀赋、农业概况和土著文化,在葡萄酒庄与我们共进晚餐;还有一生专注于酿酒、能用嘴品鉴出葡萄酒单宁含量的葡萄酒厂老板尼克,痴迷于培育奶山羊、梦想将羊奶推向海外的牧场主布里吉特,子承父业、努力经营花生农场的塞勒......
一个个满怀热爱、扎根一线、本领过硬的农业从业者为我们勾勒出当地作为百年农业强区的文化积淀,更让我们感受到当地人民对农业最朴实、最真挚的热忱。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本次研学之旅正赶上中国春节,为了让同学们可以过好中国年,南昆大的老师们特别安排了丰盛的新年大餐,与同学们欢度春节,其乐融融。
宾至如归的寄宿家庭
在澳大利亚,我们分散居住在不同城镇、移民自五湖四海的当地居民家中,感受到的却是相同的热情与温暖。有的寄宿家庭在教堂以隆重的宗教仪式迎接同学的到来,有的寄宿家庭邀请四邻一起与同学共进午餐,还有的寄宿家庭带同学前往海边观光......澳大利亚民族性格中乐观豁达、热情好客、幽默风趣令我们印象深刻。
快乐的时光终将走向终点,13周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这三个月,面对生活不便、语言不通的困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们风雨同舟、团结协作,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科研体验,享受了原汁原味的澳式美食,在当地建立起新的生活坐标。
最后,在中国驻布里斯班领馆教育领事的见证下,同学们获得了南昆大颁发的结业证书,为此次研学划上完美的句号。
通过3个月的南昆大访学活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不同的农业理念与农业模式,逐步适应当地的英语教学环境和澳大利亚的生活环境,并表示希望今后可以来到南昆士兰大学,正式的在这里学习。
做为南昆士兰大学重要的合作伙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意推动今后有更多的教师互访、科研合作等中长期合作计划可以尽快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海外学习与实践机会,助推国际合作交流迈上新台阶。
短期学术体验项⽬
项目周期: 1-6周
校区:春田校区(Springfield)
适用人群: 高中生、高等院校学生、成年学者
访学体验项⽬旨在为国际学⽣提供跨领域的学术和⽂化体验机会。项⽬不仅涵盖专业领域学术英⽂,学术研究英⽂,还融⼊了部分澳洲⽂ 化体验,本地热点地区访问等丰富内容,并且项⽬期间学⽣会全部居住在澳洲本地家庭,这将帮助学⽣提升学术相关语⾔⽔平,以及对南昆⼤(UniSQ和澳⼤利亚的了解。
特色课程
南昆大工作坊
南昆大工作坊课程提供包括航空、影视制作、医学相关课程、机器人科学、人工智能、农业与环境以及太空探索等诸多领域的课程。我们利用先进的模拟器,还原最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模拟实操,体验不一样的职业,帮助了解该领域在澳大利亚的选择和机会。
外出参观 & 文化体验
南昆士兰大学校园行
城市探索与发现
主题乐园
自然风光
动植物园
学术访问项⽬
项目周期: 12-15周 (3个月)
校区:春田校区(Springfield)
适用人群: 高中生、高等院校学生、成年学者
为期3个月的学术访问项目为国际学生提供深度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体验机会。项目不仅涵盖专业学术课程,还融入了部分澳洲文化体验,专业领域学术英文学术研究英文,田野调研等丰富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学术能力、语言水平以及对澳大利亚的理解。
特色课程
田野调查
深入昆士兰周内社区、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依据学生的专业领域,量身定制与澳洲研究模块相结合的调研内容,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形式:小组合作、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
专业领域英⽂课程
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特别为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帮助学⽣ 提升学术英语能⼒,包括学术写作、演讲技巧、⽂献阅读等。
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提升自身专业领域相关的研究论文 写作技巧。
定制化住宿: 寄宿家庭
一个独立的房间
一日三餐
往返学校接送
周末等空闲时间的游乐(例如钓鱼、野餐、看球赛等)
但根据每一个寄宿家庭的实际情况,实际提供的内容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