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脑健康日:突破性中风治疗带来新希望-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陈治君>日志>世界脑健康日:突破性中风治疗带来新希望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陈治君

陈治君

欧亚留学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杭州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陈治君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世界脑健康日:突破性中风治疗带来新希望

    • 中国香港本科
    • 留学指南
    2025-07-23

    由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医学院与工程学院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发磁控软性螺旋微导管(MSRM),为头部会主动旋转的磁控亚毫米微导管,同时结合导航和治疗功能,应用于针对性脑血管介入治疗。新技术有望突破传统中风介入治疗工具的限制,为脑血管阻塞患者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精准的方案来治疗此危及性命的疾病。研究结果已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

     

    适逢7月22日为“世界脑健康日”,研究团队呼吁大众严格管控中风风险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无论是大血管还是中远程血管出现血管栓塞,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均可能导致患者严重残障甚至死亡。

     

    中风是全球导致死亡及永久残障的最常见成因。研究指出,从出现中风到介入治疗之间每早一分钟,可为患者增加一周无残疾预期寿命,因此及时介入治疗极为重要。中远程血管栓塞约占所有急性缺血性中风个案的25%至40%。然而,目前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等治疗方法对这些较细小、位置较远的血管的治疗效果有限,原因包括手术风险高及难以完全回复血流。

     

     

    现时的中风介入治疗需经由肢体动脉进入血管,再透过导丝与导管引导至复杂的脑血管结构。医生需从外部旋转导丝来控制方向,但因血管弯曲狭窄,旋转力难以传递,令操作缓慢且难以精准控制,影响治疗效果。此外,现有工具功能设计单一,需频繁更换工具,增加手术过程中失去远程血管通路的风险。传统导丝及导管难以应对复杂的血管急弯结构,可能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甚至引发脑出血或剥离。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陈治君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陈治君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