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香港的法学院,多数人先想到港大、港中文,再往下数,才记起港城大也有法学院。其实,CityU School of Law 自 1987 年成立,三十余年里默默扩张,如今已是香港在读人数规模靠前的法学院之一。以下从课程、师资、实习、氛围四条主线,还原一个更立体的港城法学。
一、课程:普通法底色+跨境模块
港城 LLB 与 JD 均沿用普通法体系,必修课覆盖合同法、侵权法、刑事法、土地法、宪法与行政法等“七件套”。特色在于选修库更新频率高:
• 中国法模块(Chinese Commercial Law、Investments Law in China)由内地背景的讲师担纲,案例库同步到《民法典》生效后的判决;
• 科技法模块(FinTech Regulation、Cybercrime & Privacy)与商学院共享师资,课程作业常要求用英文起草一份虚拟 ICO 白皮书合规备忘录;
• 争议解决模块(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Mediation in Practice)与香港仲裁中心合作,学生需在模拟仲裁庭完成一次交叉盘问。
LLM 方向则提供 8 个 Concentration,包括 Arbitration & Dispute Resolution、Chinese & Comparative Law、Financial Services & Regulatory Compliance 等。选课灵活度高,同一学期出现“上午学 CISG,下午写 NFT 监管报告”并不稀奇。
港城 LLB 与 JD 均沿用普通法体系,必修课覆盖合同法、侵权法、刑事法、土地法、宪法与行政法等“七件套”。特色在于选修库更新频率高:
• 中国法模块(Chinese Commercial Law、Investments Law in China)由内地背景的讲师担纲,案例库同步到《民法典》生效后的判决;
• 科技法模块(FinTech Regulation、Cybercrime & Privacy)与商学院共享师资,课程作业常要求用英文起草一份虚拟 ICO 白皮书合规备忘录;
• 争议解决模块(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Mediation in Practice)与香港仲裁中心合作,学生需在模拟仲裁庭完成一次交叉盘问。
LLM 方向则提供 8 个 Concentration,包括 Arbitration & Dispute Resolution、Chinese & Comparative Law、Financial Services & Regulatory Compliance 等。选课灵活度高,同一学期出现“上午学 CISG,下午写 NFT 监管报告”并不稀奇。
二、师资:本地资深+国际流动
港城法学院的师资结构呈现“三三制”:约三分之一香港本地资深大律师、三分之一海外背景学者(英美澳新)、三分之一内地法律博士。学生反馈里出现频率较高的名字有两类:
港城法学院的师资结构呈现“三三制”:约三分之一香港本地资深大律师、三分之一海外背景学者(英美澳新)、三分之一内地法律博士。学生反馈里出现频率较高的名字有两类:
-
曾任职香港律所合伙人的 adjunct professor,把真实交易文件带进课堂;
-
来自剑桥、NYU 的年轻 lecturer,擅长用可视化工具拆解判例。
小班研讨比例不低,JD 一年级必修 Legal Research & Writing 仅 25 人一班,助教能逐句批改 memo。PhD 及 SJD 项目人数控制在 40 人左右,导师回应邮件速度普遍在 24 小时内。
三、实习与就业:律所+仲裁机构双通道
香港法学院的传统强项是“校外学分”。港城法学院与 60 余家机构签有实习协议,常见去向包括:
• 国际律所:Freshfields、Linklaters、Clifford Chance 的争议解决组;
• 本地老牌:Woo Kwan Lee & Lo、Deacons 的房地产与并购团队;
• 仲裁机构:HKIAC、CIETAC Hong Kong、eBRAM 在线争议解决中心;
• 监管与 NGO:SFC、Privacy Commissioner、平等机会委员会。
JD 学生通常在暑期完成 8–10 周 full-time internship,表现优异者可在 return offer 季前拿到 TC(training contract)。LLM 学生时间紧凑,多数选择学期中的 part-time placement,一周到岗 2–3 天。
毕业流向统计(2023 届,JD+LLB 合并):
• 律所 trainee solicitor:45 %
• 企业法务:20 %
• 仲裁/调解机构、NGO:10 %
• 深造 PCLL 或海外 LLM:15 %
• 其他:金融合规、政府公务员等 10 %
香港法学院的传统强项是“校外学分”。港城法学院与 60 余家机构签有实习协议,常见去向包括:
• 国际律所:Freshfields、Linklaters、Clifford Chance 的争议解决组;
• 本地老牌:Woo Kwan Lee & Lo、Deacons 的房地产与并购团队;
• 仲裁机构:HKIAC、CIETAC Hong Kong、eBRAM 在线争议解决中心;
• 监管与 NGO:SFC、Privacy Commissioner、平等机会委员会。
JD 学生通常在暑期完成 8–10 周 full-time internship,表现优异者可在 return offer 季前拿到 TC(training contract)。LLM 学生时间紧凑,多数选择学期中的 part-time placement,一周到岗 2–3 天。
毕业流向统计(2023 届,JD+LLB 合并):
• 律所 trainee solicitor:45 %
• 企业法务:20 %
• 仲裁/调解机构、NGO:10 %
• 深造 PCLL 或海外 LLM:15 %
• 其他:金融合规、政府公务员等 10 %
四、校园氛围与硬件
法学院独占 Academic Building 3(简称 AC3)的 7–10 层,窗外可见九龙塘山景。内部设施近年翻新:模拟法庭配同声传译、录像回放;法律图书馆藏书 30 万册,电子数据库与港大共享。
学生社团活跃:CityU Mooting Society 每年派队参加 Vis East、ICC、WTO/FTA 等多场国际赛,2024 年 Vis East 进入全球 64 强。
地理位置是隐形福利:地铁九龙塘站 10 分钟步程,去金钟律所区 20 分钟地铁,面试、听讲座无需长途跋涉。
法学院独占 Academic Building 3(简称 AC3)的 7–10 层,窗外可见九龙塘山景。内部设施近年翻新:模拟法庭配同声传译、录像回放;法律图书馆藏书 30 万册,电子数据库与港大共享。
学生社团活跃:CityU Mooting Society 每年派队参加 Vis East、ICC、WTO/FTA 等多场国际赛,2024 年 Vis East 进入全球 64 强。
地理位置是隐形福利:地铁九龙塘站 10 分钟步程,去金钟律所区 20 分钟地铁,面试、听讲座无需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