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生正成为体制内“香饽饽”-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张晶晶>日志>英国留学生正成为体制内“香饽饽”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张晶晶

张晶晶

英研部前期规划师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合肥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张晶晶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英国留学生正成为体制内“香饽饽”

    • 英国研究生
    • 留学新闻
    2025-07-21
    长久以来,“英国留学的学历不利于进入体制内工作” 这一说法广为流传,但实际数据却给出了全然不同的答案:在 2008 年至 2025 年的 9 位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里,有 3 位具备英国留学经历 —— 杨宇军毕业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吴谦与蒋斌均毕业于伯明翰大学。这一占比达 33% 的情况,不仅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更凸显出英国留学经历在体制内职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一、英国政策类专业:培育体制内所需的核心素养

    三位国防部发言人的专业选择很具代表性:公共政策、国际关系、工商管理,这些都是英国高校的优势学科领域。以伯明翰大学为例,其国际关系硕士项目凭借 REF 2021 全英前十的政治研究实力,课程包含全球治理、冲突解决等内容,既重视理论深度,又强调政策的实际落地能力。这种 “理论 + 实践” 的培养模式,和政府部门对国际事务人才的需求十分契合。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更具比较视野,课程聚焦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差异,从非洲的减贫问题到东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学生需要分析不同制度下的政策效果。这种训练正好满足了外交部、发改委等部门对跨国政策分析人才的需求,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后,往往能快速适应多边谈判、国际合作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业的录取标准兼顾了灵活性与高标准:伯明翰大学要求雅思 6.5(单项不低于 6.0);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公共政策专业虽要求雅思 7.0,但对跨专业申请相对包容,本科是政治学、社会学甚至理工科的学生,只要能展现出政策分析潜力,都可以申请。

     

    二、海归进入体制内的四大核心优势

    英国留学生能在体制内招聘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国际视野的稀缺性尤为明显。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能熟练运用英语处理外事工作、理解西方思维逻辑的人才。英国的留学经历不仅能提高语言能力,更能培养 “用国际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的能力 —— 这正是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从容应对国际媒体的关键素养。
     
    特殊的招录渠道为海归提供了便利。北京、上海等城市的 “留学生专项选调生” 计划,国考中的单独划线政策,以及部分部委的定向招录,都降低了海归进入体制内的门槛。2024 年的数据显示,英国留学生通过选调生项目进入省级机关的比例,比国内毕业生高出 12%。
     
    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匹配也很重要。英国公共政策专业所强调的 “证据导向决策”“政策评估模型”,直接与政府办公室的政策研究工作相对应;国际关系课程中关于国际规则、外交礼仪的训练,更是外交系统、国防部门的核心需求。
     
    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国际合作日益频繁的当下越发重要。英国高校的小组讨论、模拟联合国等教学形式,能培养学生在多元背景下协调分歧的能力,这种素养在 “一带一路” 项目推进、国际组织合作等工作中必不可少。

     

    三、从留学到入职:规划体制内路径的实用建议

    对于有志于在体制内工作的英国留学生来说,职业规划需要提前安排。首先,选课应侧重于应用型课程,比如伯明翰大学的 “国际谈判”“公共部门管理”,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 “政策实施与评估”,这些课程内容与公务员工作联系紧密。
     
    其次,要充分利用英国的实践资源。参与议会实习、国际组织志愿者项目(如联合国伦敦办公室的短期项目),既能丰富简历,也能加深对公共事务运作的理解。
     
    最后,要关注国内招录的时间安排。国考报名在每年 10 月,选调生项目多在 11-12 月启动,建议毕业前 6 个月开始准备,将留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实践经历转化为 “岗位匹配度” 的证明 —— 例如,用在英国期间关于 “中欧气候合作” 的研究报告,来证明自己对国际事务的洞察力。
     
    英国留学经历并非体制内职业的 “绊脚石”,而是独特的 “加分项”。在英国课堂上锤炼出的分析能力、跨文化视野,正成为新一代体制内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合适的专业,做好职业规划,英国留学生完全能在国家发展的舞台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道路。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咨询(https://liuxue.xdf.cn/blog/zhangjingjing97/)!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张晶晶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张晶晶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