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商学院早鸟轮的申请系统当中, 排名证明变为“强制提交”, 并且在后续上传材料的系统中, 多出了排名证明这一栏, 这足以说明,香港大学在录取时已经从单一关注GPA, 变为更综合, 更公平地评判本科院校老师的给分机制,避免老师压分, 给分过高等情况的出现。 实为一种更公平,更周全的选拔方式。 如果同学的本科院校能够开具排名证明,那么建议从26Fall起 无论排名高低, 都预先准备排名证明,避免港大要求补交材料。 那么作为新二港三,什么样的排名更具有优势呢? 排名证明要如何有策略的交呢?
以前我们都以为,只要GPA高就万事大吉。其实现在,你的成绩“在本专业处于什么位置”,比单纯几分的GPA更重要。这背后,其实是港校在和内地高校争保研生源。
拿港中深举例,它的mini营是有门槛的:
985院校:成绩排名前50%
211院校:前30%
非双:前10%
别看这些比例,真正卡起来,那是实打实地筛人。
那如果我没有排名证明,会不会影响申请?
我的建议是:
情况一:你来自港三的“熟面孔”高校
比如上财申请港三商科,华政申请法学院,招生老师早就“心里有数”你学校的给分机制。就我经验来看:
华政:88分很常见,87以下几乎没见过
上财:85已经是中等偏上水平
这些学校的学生,不交排名也OK,老师都能对号入座。甚至很多招生官都熟到,看到你的均分,就大概知道你在班上是个什么水平。
情况二:你来自“非核心生源校”
比如末流985、普通211或双非院校,这时候就非常建议你补上成绩排名证明。哪怕GPA只有85分,如果你能拿出“专业前5%”的排名证明,必须是加分项。
因为老师不了解你学校的评分机制,就只能靠你提供的材料说话。此时,没有排名=默认你没排进前列。
提前批的申请,多在暑假期间开启。建议:
成绩单
均分证明(含评分制度)
在读证明
成绩排名证明
这些材料能早点准备就早点准备,别等学校放假了教务老师失联才着急上火。
总结一下:
来自“港校熟悉的院校”➜排名可选
来自“普通高校”➜排名强烈建议上传
提前准备、材料齐全,才能在暑假提前批中卡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