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严谨里藏着叛逆
70年代的德国校园,皮夹克配马丁靴是男生标配,女生则爱穿收腰马甲配格纹裙,书包上总别着反战徽章。《Unsere Heimat》是那时的流行曲,电影《铁皮鼓》以独特视角成为影史经典。80年代的体育馆里,喇叭裤配迪斯科球鞋的学生们,爱听乌多·于尔根斯的《希腊葡萄酒》。90年代的啤酒节社团,穿传统皮裤的学长们教唱民谣,电影《太阳大道》里的柏林青年故事成了课后谈资。
法国:浪漫是刻在骨子里的
巴黎索邦大学的 70 年代,女生们用贝雷帽搭配条纹衫,在哲学沙龙争论《柳媚花娇》的配乐是街头到深夜。最火的旋律。80年代的街头,穿喇叭裤的学生们追着戈达尔的新浪潮电《法外之徒》的叛逆气息感染了影,无数人。90 年代的左岸咖啡馆,针织开衫配牛仔裙的女生,笔记本里抄着《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台词 --吕克·贝松的这部作品,成了浪漫与硬核的完美结合。
意大利:时髦是天生的本能
米兰的 70 年代校园,男生的粗针毛衣永远笔挺,女生的 A字裙长度精确到膝盖上方 3厘米。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用画面美学征服了艺术系学生。80 年代的迪斯科舞厅,亮片衬衫配高腰裤的学生们,跟着本士流行乐跳探戈。90 年代的美术生们,把颜料蹭在灯芯绒外套上,就像《海上钢琴师》里的天才,用随性诠释着浪漫。
西班牙:热情藏在每一针线里
马德里的 70 年代,弗拉门戈裙改良的校服裙摆,总在课间操时甩出红色的浪,弗拉门戈音乐是校园里的隐形节拍。80年代的沙滩派对上,条纹海魂衫被海风灌成帆,卡洛斯·绍拉的电影将舞蹈与故事融合,成了文艺青年的圣经。90 年代的涂鸦墙前,oversize 卫衣配说唱的学生们,把弗拉门戈的热烈融进了叛逆
俄罗斯:厚重里的温柔
莫斯科的 70 年代校园,军绿色大衣口袋里揣着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的古典乐在礼堂回荡。80年代的冰场上,穿羊毛短裙的女生们滑冰时,裙摆像铃兰绽放,电影里开始出现社会转型期的迷茫与希望。90年代的摇滚现场,皮夹克配马丁靴的年轻人,用伏特加般浓烈的歌声,唱着新兴摇滚乐队的歌。
中国:蓝白里的青春悸动
70 年代,蓝布褂配解放鞋的学生们,在梧桐树下背语录,《东方红》的旋律刻在记忆里。80年代的迪斯科厅,喇叭裤配蛤蟆镜的学生们,偷偷听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90 年代的白衬衫少年,把周杰伦的《简单爱》抄满笔记本,周星驰《大话西游》的 “爱你一万年”,成了最动人的告白模板。
8本:制服下的少女心事
70 年代,水手服的领结一丝不苟书包上的樱花徽章闪着光,美空云雀的演歌是放学路上的背景音。80年代的漫画店,穿格子裙的女生们为《灌篮高手》哭红了眼,《好想大声说爱你》的前奏一响,就能点燃整个操场。90 年代的涩谷街头松糕鞋配长袜的少女们,哼着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温柔了整个青春。
韩国:清新里的热血
70 年代,自色衬衫配背带裤的学生们,在路灯下背单词,传统音乐与西方旋律悄悄融合。80 年代的录像厅里,喇叭裤配花衬衫的少年们,为《英雄本色》里的周润发尖叫-- 香港电影成了热血启蒙。90 年代的校园祭上,穿校服的女生们举着荧光棒为 H.O.T 应援,而《生死谍变》的上映,让韩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