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提升的3个要点,10倍提升上顶校概率!
01 背景提升真的有用吗?
很多人关心“背景提升真的有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用。
具体来说,背景提升的作用取决于申请年份、学校、专业和项目的具体情况。越是头部的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高,背景提升的作用也越大。
例如,耶鲁大学的面试官曾表示:“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在本科期间参加的科研与实习项目,如果申请者学术背景不突出,也会被拒绝。” 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等世界顶校也鼓励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之外,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发表科研成果。
英国的大学更偏重学术研究。牛津大学要求学生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术潜能;帝国理工大学等部分大学则明确表示,科研能力是录取参考标准之一。
02 背景提升的3个层次
背景提升有3个层次:
第1层:“有”
第2层:“精”
第3层:“原生”
“有”对应前50
“精”对应前30、G5
“原生”对应常青藤牛剑罗素
第1个层次——“有”
参与但不一定有亮点,大部分是凑数用或花钱买来的项目。常说的“10项活动,5个竞赛”,但学校不要求必须都有。这些内容可以让没有任何背景的学生达到申请的基本资格。配上90多分的托福和1300以上的SAT,够资格申请前五十了。
第二个层次——“精”
精心挑选一些gao含金量的夏校、实习或科研项目。含金量高的项目不是那种动辄几十人上百人的,而是1对4或1对6的小规模项目。每段经历都可以串联起来,展示对某一学术兴趣的持续探索。需要有证据支持,如第三方认可、有含金量的推荐信或竞赛名次等。配上托福105、SAT1450,可以冲击前30。
第三个层次——“原生”
原生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原创性的东西,不是报一个竞赛或科研就能解决的。例如,有学生搭建网站为乌克兰难民找住处,或关心贫困家庭女性卫生问题,创办非盈利组织。这种活动会让招生官特别感兴趣,因为它展示了学生的长远规划和兴趣激发。
03 付费科研水不水?
“付费科研水不水?” 这个问题争议较大。有人说付费科研是镀金,有人说是炼金,实际上取决于个人。
付费科研本质上是花钱买一个接触优质学术资源的机会,结果有两种:
一种是努力、有天赋并取得成果的学生,这种属于“炼金”。大牛教授会特别赏识,会认真为你写推荐信,对升学申请有很大帮助。
另一种是不努力、没天赋、没有成果的学生,这种属于“镀金”,实际上没有实力和水平。
因此,竞赛、论文、科研、夏校等应当被视为提升自己的途径,而不是弥补申请短板的救命稻草。
具体项目选择上,应因人而异,问自己几个问题:
- 提升途径:文理商工需要的背景提升途径各不相同,哪种适合我?文商重实习、理工重科研、艺术看作品集。
- 优先级别:所有项目中,应该侧重哪一个或哪几个项目?根据含金量、产出、时间规划。
- 含金量:不同项目,如何锁定含金量高的那个?
- 专业偏好:学习和专业更偏好哪种类型的项目?
目标院校、专业、个人经历和兴趣不同,规划也应千差万别。网上的案例无法一概而论,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