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方法论
QS用于留学城市排名的指标组分别是:
- 大学排名: 包括指数化得分、排 名 高 校计数得分、最 高 排名得分
- 合意性/宜居性: 包括气候得分、腐败指数、GaWC+、医疗得分、污染得分、安全得分、学生合意性、交通得分
- 负担能力: 包括巨无霸指数、生活成本得分和学费得分
- 雇主活动: 包括国内雇主得分、国际雇主得分、青年就业奖励
- 学生构成: 包括国际学生比、国际学生数量、学生人口比例、包容与多元得分
- 学生观点: 包括毕业后留居得分、学生体验得分
2026最 佳 留学城市TOP 10
了解排名方法之后,先一起来看看前10名的城市:首尔#1、东京#2、伦敦#3、慕尼黑#4、墨尔本#5、悉尼#6、柏林并列#7、巴黎并列#7、苏黎世#9、维也纳#10。
前10城市中,首尔、东京、慕尼黑和柏林的「负担能力」(即生活成本)得分相对较高——都在50分以上,相比其他排名靠前但负担能力得分较低的城市(十几至二十几分),显得相对合理。
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表现
马来西亚有两座城市上榜,分别位列第12位与第144位。虽然在别的指标上存在差距,但两城在「负担能力」得分上相差不大,体现出马来西亚留学的性价比优势。
新加坡位列全球第11位,学生群体、国际视角以及雇主方面,对这座城市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中国香港位列全球第17位,各项指标表现较为均衡,显示出香港发展的稳定性;但在「负担能力」这一项上得分偏低,这在一线国际城市中是普遍现象。
中国大陆表现
北京首次进入全球前20,位列第13位,刷新了自身历史纪录;上海位列第27位,稳居全球前30。在衡量学生向往度与校园多元性的「合意性/宜居性」和「学生构成」两项指标中,北京、上海均进入全球百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负担能力」(生活成本)指标上,天津、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得分较高,位列全球具备 性价比城市前20位,使国际学生能在获取优质学术资源的同时,有效控制留学成本;品质与成本在此得到了较好的平衡。
英国上榜前100城市
英国城市在「负担能力」(生活成本)指标上的表现确实影响了整体排名,但其在「学术实力」、「学生体验」与「国际化氛围」三角维度上仍具备全球竞争力,选择时需要结合个人专业、预算及生活偏好考量。
美国上榜前100城市
美国城市主要在就业资源、学生体验、学术实力方面展现出全球竞争优势,城市更是高端人才聚集地;但生活成本和宜居性表现不一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留学选择,美国城市相对更适合预算充足、以就业和较 高 学术资源为首要目标的学生;若更注重性价比,则需仔细权衡。
澳大利亚上榜前100城市
澳大利亚共有7个城市上榜,其中6个进入全球TOP 50 。整体表现均衡,在学生体验良好、包容性强、宜居性高方面具有 核 心 优势。同时,城市排名与其所包含的大学表现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