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走在街头,闻到的是番茄、橄榄油和烟草的混合气息;
打开地图,三公里要走一个小时,因为沿路全是咖啡馆和拍照打卡点;
办张SIM卡,前后耗时两个半小时,店员边接电话边跟你聊他非婚生的第三个儿子,还让你尝一口他女朋友烤的曲奇。
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奇怪的错觉:
“虽然效率感人,但你不想离开。”
因为这个国家虽然一地鸡毛,却人情味浓得像意式炖牛肉,咕嘟咕嘟地熬你一整天,最后被香晕了,还舍不得走。
能在罗马街头碰到全欧洲最会穿衣服的女人
我意识到“意大利女人太会穿了”,是在罗马的一家地铁站。
上午十点,一个短发大姐穿着米白色西装套装、涂着红色指甲,踩着小高跟,拿着一杯外带拿铁,冲我点头微笑。
我那时候穿着宽松运动服,背着双肩包,一下子就感觉自己像个误闯米兰时装周后门的打工人。
这种打扮,在意大利女人中并不少见。
她们不是刻意装,而是把“体面”写进了生活的默认状态。
就算是逛个菜市场、买个洋葱,都要画个眼线、披个围巾、鞋擦得能反光。
有一次在佛罗伦萨,我进了一家小面馆,点了一碗(意式培根蛋黄面)。
一位刚点完餐、长得像女主的本地女士突然转头问我:
“你知道Carbonara正宗的是不用奶油的吗?”
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已经拿出手机,开始给我讲意大利面条的粗细、鸡蛋和奶酪比例、胡椒是否应该提前研磨……
讲完,她冲我一笑:“Buon appetito!”(祝你好胃口)
那一刻我才明白——在意大利,懂吃的女人,比你妈妈还认真。
意大利的办事流程能逼疯德国人,却养出了全欧洲最耐心的人
我从未在任何一个国家,体验过这么“悠哉悠哉”的办事逻辑。
在米兰,我去办地铁卡。工作人员正和朋友视频聊天。
我等了5分钟,她才关了摄像头,笑着问我:“你是外国人?”
我点头。
她说:“那你要填这张表,然后去旁边排号,拿号后我们再聊。”
我照办,等了20分钟,再回来,她又说:“这个表你少填了地址,要补一下。”
我崩溃:“你不是刚才就看了吗?”
她一脸灿烂:“那是我朋友刚才发照片给我,我没看你的表啊。”
我忍着暴躁:“你不觉得这样效率很低吗?”
她耸肩:“这就是意大利。”
这句话不是托词,是一种文化定律。
在意大利,生活效率不是KPI,是参考建议。